明明“阳虚易生湿”,为什么吃了温补肾阳的药,却还是“一湿难除”呢?中医认为,脾为生湿之源,肾为生湿之本,所以祛湿一定要两把抓,一是清源头,二是固根本。但“两把抓”,也是有讲究的,郭医生建议大家可以早健脾,晚温肾。先说为什么要“早健脾”?
我要说的就是肉桂,肉桂这味药是比较厉害的,它是辛热之物,火力很足,擅长温阳,素有阳气之王的称呼,肉桂又是食物,带有食疗性质,可以单用,煮水或者煲汤,就在日常的饮食中就可以加一些肉桂,特别适合体寒怕冷的人用来养生。
现在人大部人都属于脾胃虚寒,可能生活中不注意饮食,吃些生冷寒凉的食物,然后伤到了脾胃阳气,导致脾胃受损,所以逐渐开始出现一些小腹发凉,脾胃消化吸收差,吃点东西就胀肚子,或者嗳气,并且大便时不时的还会稀溏不成形,甚至其中还夹杂着一些没有消化的食物,另外脾胃受损后,无法运化水湿,所以还会夹杂着出现一些湿气重的症状,比如刚才提到的大便稀溏,以及四肢困重乏力,头面爱出油等等;
如果是脾阳虚导致的湿气重,多半会有食欲下降,稍微吃点就腹胀,小腹冷痛,稍微吃点儿凉的,或者是吹了冷风就会拉稀,四肢总感觉沉重抬不起来,舌质淡胖,苔白滑,舌中的部位可能会有凹陷或者裂纹,因为脾主运化,脾阳不足,运化不了的水液和食物都会变成,湿气储存在体内,这种湿重一般以脾胃的表现为主,这种情况下可以参考苓桂术甘汤来温脾化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