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29日,天津大学环境学院与中裕能源(上市代码:03633.HK)合作成立的生物质气化零碳应用联合研究中心揭牌仪式在天津大学举行。双方在仪式上签署了合作协议,标志着今后将发挥各自优势,共同加快生物质气化零碳应用研究及相关科技成果转化。
编者按生物质能被称为“零碳”能源,加快生物质能等可再生能源发展,是落实“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途径,也是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方向。专家认为,中国生物质能的发展潜力大、前景广,尤其是以超级芦竹为抓手的生物质能发展,将形成多个万亿级下游支柱产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李德尚玉 实习生陈斯达北京报道生物质能是继石油、煤炭、天然气之后的第四大能源,也是国际公认的零碳可再生能源。我国具备加快发展生物能源的有利条件,对城乡各类有机废物进行无害化、减量化、资源化利用,对我国环境、能源和粮食安全有重大意义。
“生物质能有三方面的影响,绿色动能、养殖业发展和环境治理。”华电科工生物质能分公司总工程师马宗虎说道。华电科工生物质能分公司研发的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展现了科技创新带来的新面貌,释放了新质生产力的强大动能。7月31日,北京商报记者走进河北华电丰宁生物质沼气综合利用项目。
生物质能被称为“零碳”能源,可为应对气候变化、保障能源安全和推动经济增长作出重要贡献。2021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关于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做好碳达峰碳中和工作的意见》提出合理利用生物质能。
《通知》称,到2025年,农业农村减排固碳与粮食安全、乡村振兴、农业农村现代化统筹融合的格局基本形成,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供应保障更加有力,农业农村绿色低碳发展取得积极成效,农业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明显优化,种植业、养殖业单位农产品排放强度稳中有降,农田土壤固碳能力增强,农业农村生产生活用能效率提升。
“生物质燃料是未来最宝贵的零碳燃料,要大幅度提高生物质燃料化利用比例,使秸秆和粮食一样得到珍惜”。近日,在黑龙江海伦市举办的全国低零碳乡村培育现场交流活动暨零碳村镇促进项目技术培训班上,中国工程院院士江亿说。
近日,国家能源局、生态环境部、农业农村部等三部门在全国范围内启动农村能源革命试点县建设,并提出生物质能等再生能源资源是落实“双碳”目标、大力发展新能源的重要增长极。要加快农村能源清洁低碳转型、助力实现乡村振兴。
本报记者 张胜杰《 中国能源报 》( 2024年05月20日 第 09 版) “截至2023年底,我国生物质发电全国并网装机达4414万千瓦,年发电量达1980亿千瓦时,年上网量约1667亿千瓦时;生物天然气年产量达5亿立方米;生物质清洁供热成型燃料年利用量超2000万吨,供应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报道 记者 齐琛冏】国际能源署(IEA)可再生能源中心主任保罗·佛兰克曾说“生物质能是可再生能源中被忽视的巨人”。当下,这个“巨人”已发展成为国际能源转型的重要力量,且作用日益凸显。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推进美丽中国建设,坚持山水林田湖草沙一体化保护和系统治理,统筹产业结构调整、污染治理、生态保护、应对气候变化,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推进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