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江晚报·小时新闻记者 杨茜 文/摄冬日暖阳,透过窗户洒进病房。呼哧呼哧,采集干细胞的机器运作着,连接着的软管,插在老倪的手臂上。看着从身体里输出的鲜血,老倪的心情有点复杂,他挤出笑容:“身上没什么难受的。”这场干细胞采集,需要进行四五个小时。
二舅是一个没有文化人,从小就出去打工,到了四十岁还没有娶老婆。我的母亲非常着急,经常给我的二舅介绍各种女人。可是我的二舅属于那种心高气傲的人,他虽然已经到了四十岁,但是他却希望找一个漂亮的女人。一般的女人二舅根本就放在眼里,可是漂亮的女人怎么会看上我的二舅。
文/周叔叔在农村 素材/周学斌【声明:每篇文章耗时四小时,实属不易;一经发现任何形式的搬运、抄袭、洗稿,必将追责。】1988年我14岁时,有一次我去我二舅家走亲戚,我二舅是个上门女婿,家正好在鄱阳湖东岸边上,距离我家有三十里地。
近日,“二舅”又上热搜,理由不再是因为其朴实的故事感动了许多人,而是。7月25日,一则名为《回村三天,二舅治好了我的精神内耗》的视频火爆全网,截至8月2日上午10点,该视频已有3800多万的播放量,B站UP主“衣戈猜想”以第一人称视角,讲述了身患残疾的“二舅”如何在乡村寻找自我的故事。
当我们的首页被“二舅”刷屏以后,众人仿佛也有了许多掏心窝子的话要说,一时间,不管是大学生还是毕业生,都重新定义了生活,家长们也想起了自己的青葱岁月,但火了也不全是好事,因为随之而来的,还有铺天盖地的质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