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青海时的重要讲话及对青海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全面加强黄河源头生态环境保护,守护好三江源“中华水塔”,保护生物多样性,提升水源涵养能力,8月9日,“三江源研究院黄河源头保护与研究基地”揭牌仪式在玉树州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黄河源头第一家”举行。
7月16日,由文化和旅游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指导,四川省文化和旅游厅、阿坝州人民政府主办,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阿坝州文化体育和旅游局、若尔盖县人民政府承办的“2021黄河源非遗保护与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论坛”在阿坝州若尔盖县成功举办。
我是粤东西北首个国家级高新区,是河源工业发展主战场,从面积来看,我总体规划39.43平方公里,是一个“小可爱”,但从经济贡献和城市发展来看,我却是河源名副其实的经济增长主引擎。我以占全市千分之二的占地面积,实现了占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规上工业总产值、规上工业增加值和外贸进出口总额。
即将到来的2025年,是本世纪第一个、第二个四分之一进程接力点,也是奔向“中叶”新起点。时光是伟大的书写者,也是真实的记录者,今天的书写是明天的回望。回到亲历现场,重访新闻当事人、历史见证人、时代赶路人,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今起推出“后来怎样了”系列重访特稿,感悟汲取中激励再出发。
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国家战略的提出,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在黄河流域的具体展开,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新发展阶段构建高质量发展国土空间布局的大手笔之作,是对区域发展战略的丰富和完善,为新时代黄河治理和流域发展指明了前进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注入了强大动力。
来源:【西安日报】8月2日,2024年黄河全域科学考察启动会在位于西安市的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举行。此次考察活动,由中国科学院地球环境研究所牵头,联合长安大学、河南大学、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等单位联合实施。黄河,自西向东流,干流全长5464公里。
“大河上下,河水滚滚,母亲河正在恢复生机与活力,黄河很美,未来更美……”打开《黄河大系·生态卷》,黄河生态之美映入眼帘。作为《黄河大系》丛书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生态卷》从如画黄河源到大美入海口,图文并茂地展现了黄河流域生态文明的内涵和魅力。
河南日报客户端记者 赵力文 通讯员 李博围绕黄河开展文化旅游活动,一直是三门峡黄河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特别是2011年,“沿黄九省(区)黄河之旅旅游联盟”在三门峡市成立后,每届黄河文化旅游节期间,沿黄九省(区)都围绕相关主题开展交流合作。
万里黄河是中华民族的母亲河,青海省作为黄河的发源地,境内黄河干流长度1694公里,占黄河总长度的31%,其境内的“姊妹湖”扎陵湖和鄂陵湖,是黄河上游水源涵养地、补给地,也是国家重要的湿地生态功能区,生态地位至关重要。
无论您是怎样来到这里的,无论你为此准备了多久,您一定经历了千辛万苦,您一定心潮澎湃。以上这段文字,叫做《约古宗列公约》,矗立在青海省曲麻莱县麻多乡郭洋村,郭洋村位于著名的约古宗列盆地,藏族传统意义上的黄河源头——玛曲曲果就在郭洋村第一牧业社的土地上,源头第一家、源头第一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