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郑板桥书画双绝,被世人追捧,但在他还是区区秀才时,曾三次跑去邗江售字卖画,可惜无人赏识,每次都是无功而返,落魄可怜。后来郑板桥在家发奋读书,金榜题名时,名声大噪,再去邗江竟有无数富商争着求字买画,甘心在其门外苦等者数不胜数。
山径文学社作品(夕阳浅唱)·郑板桥的几则轶闻故事·文士明·郑板桥(1693—1765),名郑燮,字克柔,号板桥,清书画家、文学家。江苏兴化人,早年家贫,应科举为康熙秀才、雍正举人、乾隆进士。早期教过多年私塾,之后任过山东范县、潍县知县,但又因助农民胜讼及办理赈济,得罪豪绅而罢官。
天地间得一好戏,须得天时地利人和。扬剧《郑板桥》就是幸得了诸种要素的一台好戏,编剧、导演、演员、音乐、舞美、造型之间相互成就,堪称完美,实在值得庆幸!扬剧《郑板桥》剧照在我看来,《郑板桥》具有五美:结构之美,人物之美、文辞之美、意境之美、主题之美。
推荐阅读书单:《千古食趣:说说吃的那些事儿》《饮食与中国文化》《了不起的面包:面包6000年神圣与日常的历史》《饮食大脑》《食帖21:酒的全事典》《看图学葡萄酒》《葡萄酒笔记》《洋酒笔记》《鸡尾酒笔记》
曹雪芹是个十足的吃货,《红楼梦》里有186种美食;陆文夫很考究吃,一部《美食家》让你读得饥肠辘辘…兴化有位名气十足的文人,那就是郑板桥,郑板桥一生中嗜好狗肉,三天不食狗肉浑身难受,以至被别有用心的人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