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柔地掏耳朵,的确是一种享受,但频频挖耳朵竟然可能挖出恶性肿瘤!还有一部分人,由于耵聍腺和皮脂腺分泌特别多,排出的是深黄色或是棕黄色油性黏稠物质,尚未干燥时就已积满外耳道,有的甚至流出耳外,有的凝聚成团,俗称“油耳”,医学上叫“油性耵聍”。
频频挖耳朵,竟然挖出了恶性肿瘤?最近宁波一位75岁李女士的经历让人感到震惊。“这种癌变的几率非常小,但频繁挖耳朵确实可以导致外耳道癌变。”宁波市医疗中心李惠利医院耳鼻咽喉头颈外科病区副主任张建医生3月4日在接受宁波电视台采访时解释说。
有时候,看似平常的生活习惯,可能会隐藏着一些潜在的健康风险。比如,我们经常用棉签、木签、挖耳勺等掏耳朵——挖耳确实能带来一些舒适感,但过度地清洁可能会适得其反,达不到所谓的“清洁”功效,反而有可能会破坏外耳道内正常菌群屏障,导致一种名叫“真菌性外耳道炎”的疾病。
金先生介绍,自己以前的观点是错误的,觉得要定时的清理耳垢,在一次掏耳朵时不慎把耳朵掏破,洗澡不注意进水后耳朵就发炎了,感觉听不清后便到医院就诊,经检查是急性中耳炎导致的耳膜穿孔,即使做完耳膜修补手术后现在听力比手术前降低了很多。
耳朵痒痒,自然而然地伸出小拇指或者用挖耳勺“掏一掏”,感觉身心都舒畅了。可这个看似“享受”的小动作,给耳道造成的伤害可不容小觑。近日,一则《男子10年每天掏耳朵成细胞癌》的新闻冲上热搜,不少网友惊呼:“没想到一个平常的小习惯,竟会导致这么严重的后果”。
这个说法不无道理,但过于夸张。长期用力掏耳朵可能会引起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引起耳聋,轻柔掏耳朵只要不造成外耳道和鼓膜的损伤,引起耳聋可能性不大。耳垢是一种天然保护外耳道的分泌物,不需要频繁掏耳朵进行清理。
“总觉得耳朵里有东西,一天不掏呀,就浑身不自在!”广州市民周先生喜欢随手拿起挖耳勺掏耳朵,这习惯持续了近十年,直到最近,他的左耳痛、耳流脓让他不得不来医院就诊,才发现耳朵竟然出现了癌变!所幸,经过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周先生恢复良好。3月3日是全国爱耳日。
来源:【昆明日报-掌上春城】近期,东莞一男子因平时太爱掏耳,结果“掏”出了外耳道癌的新闻冲上热搜。经常掏耳朵真的会诱发外耳道癌?对此,记者采访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云南医院(云南省肿瘤医院)头颈外一科副主任医师吴锡芳和住院医师孙玮笛。
年过五旬的周先生,喜欢随手拿起挖耳勺掏耳朵,一天不掏浑身不自在,这习惯持续了将近10年。直到最近,左耳痛、耳流脓让他不得不来医院就诊,才发现耳朵竟然长出了癌。所幸,经过手术切除,并辅以放化疗,周先生恢复良好。
因平时过度掏耳,竟诱发外耳道癌,日前,东莞市人民医院收治了这样一个病例。患者陈先生今年67岁,他平时喜欢掏耳朵。几个月前,他在掏耳朵时发现右侧外耳道有一个异物,伴有耳痒和流血的症状。但由于没有其他明显不适,他并未在意,也没有及时进行治疗。
漫画/小牛 经常掏耳朵被不少人认为是注意个人卫生的体现。洗完澡要用棉签掏耳朵、有事没事用小拇指掏耳朵……但耳鼻喉科医生提醒大家,耳屎又称耵聍,是外耳道耵聍腺分泌的油脂,它并非一无是处, 没事别老掏耳朵,掏耳不当还能引起化脓性脑膜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