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2月19日),记者从苏州姑苏区获悉,位于姑苏区沧浪街道侍其巷38号的邓邦述故居项目实现顺利搬迁。此次搬迁保留了邓邦述后人所居的两处房屋,是协议搬迁、保留房屋、允许留驻的“疏解+共生院”模式的一次创新实践,在保护古建老宅建筑风貌的同时,延续了历史文脉,保留了古城的烟火气。
【来源:苏州新闻网】苏报讯(记者 胡毓菁)昨天,姑苏区委三届九次全体会议、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区工委(扩大)会议暨区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分析当前形势,部署2025年工作任务,要求全区上下抓落实、推项目、保稳定,做好“四篇文章”,在接续奋斗中绘就新时代“姑苏繁华图”。
来源:中国网 呈姑苏精致,现历史风貌。10月26日,苏州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保护纪念日当天,位于五卅路148号的金城新村民国风貌街区在期待与瞩目中正式开街亮相,以其独特的江南文化与民国风貌,实现了传统与时尚的创新融合,为古城注入了新的活力与魅力。
改革开放以后,苏州在城市建设大规模展开初期,同步制定实施古城保护规划,通过在古城外面建设工业开发区和高科技园区,分解城市过度集中的功能,真正践行了梁思成先生关于古城保护与城市建设方面的主张:“一个历史性城市,要保护老城、建设新城,两者才能相映成辉。”
和煦春风,吹开新绿,姑苏古城处处洋溢着生机活力。北园路19号,原本破旧杂乱的仓库摇身一变成为美罗创意园。成片的老式红砖瓦房,一栋就是一个国家馆,所展陈的各国商品均可直邮到家,加上住宿、餐饮等潮空间,试营业后人气一路走高。
今天(7月6日),古城保护工作品牌在平江历史文化街区钮家巷潘世恩故居发布。现场,苏州平江历史文化街区保护提升“专精特新”项目启动。苏州名城保护集团进行了2024文旅产品发布、伙伴项目签约、文化院馆集中揭幕。
(央视财经《经济半小时》)城市更新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载体,我国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历史的文明古国,大量的古城、老街巷、老建筑承载着丰富的历史记忆和文化价值。在城市更新中,如何将保护、传承、利用有机结合起来呢?
交汇点讯 今天,住建部发布《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可复制经验做法清单(第一批)》,要求各地在历史文化街区保护利用中结合实际学习借鉴。江苏有6项经验做法被推荐。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在提升人居环境方面,扬州市仁丰里历史文化街区在完善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上的做法被肯定。
3月9日下午,十四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举行记者会,住房和城乡建设部部长倪虹介绍,城市更新是城镇化发展的必然过程,也是推进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江苏历史悠久,拥有13座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数量位居全国首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