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如牛津大学出版社21日出版的《基因组生物学与进化》杂志上的同行评审研究所记录的那样,来自纽约的科学家们希望,通过更好地了解蝙蝠既是病毒的宿主,又能存活下来的超凡能力,他们可以找到治疗和预防人类癌症的方法。
(本文出自《知识就是力量》杂志2016年3月刊,原创作品,转载请注明出自知识就是力量微信公众号)蝙蝠是超过100种病毒的天然宿主,其中一些病毒对人类的伤害则是致命的,包括中东呼吸综合征(MERS)、埃博拉病毒等,然而这些病毒却对蝙蝠没有影响,这是什么原因呢?
防护级别越高的口罩,越值得购买?使用一次性筷子会感染新冠病毒?《1月“科学”流言榜》发布,来听听专家怎么说。1.流言标题:蝙蝠携带那么多病毒,应该直接消灭掉流言内容:从新冠肺炎疫情爆出与蝙蝠有关联开始,这种会飞的哺乳动物就几次三番被拱上热搜。
不少文章渲染蝙蝠是“万毒之源”,一些人因此谈蝠色变,甚至提出要灭杀蝙蝠。神奇的蝙蝠血许多人将蝙蝠与吸血鬼联系在一起,其实世界上只有3种蝙蝠真的吸血,分别是普通吸血蝠、白翅吸血蝠和毛腿吸血蝠,主要生活在中美洲和南美洲。
新华社北京9月10日新媒体专电 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经济新闻网9月3日发表了题为《我们从不喜欢它们,疫情让我们憎恶它们,但蝙蝠能为我们的很多问题提供答案》的报道,蝙蝠进化出的能保护它们免受病毒袭击的分子机制或许是它们长寿的主要原因。
中新网昆明2月19日电 (记者 胡远航)记者19日从中国科学院昆明动物研究所获悉,由该所研究员刘振牵头的课题组发现一种抗癌蝙蝠——大足鼠耳蝠。相关研究成果于近日发表在Nature Communications期刊上。图为大足鼠耳蝠。
穿山甲,许多人相信它的鳞片有药用价值;蝙蝠,是某些地方的特色美味;野猪,不少人宴请、尝鲜的必点菜;狍子,很多人称,其肉营养价值高;豪猪,有传闻称其有抗癌作用;果子狸,作为“山珍”,而被大量食用;蛇,吃法很多,蛇羹、泡酒、吞蛇胆...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蝙蝠因谐音寓意为“福”。人类一遭遇瘟疫,总把动物当作元凶,成了不易的常理。古老的鼠疫、天花自不消说,就是近年来的禽流感、非洲猪瘟、埃博拉以及臭名昭著的SARS病毒,也都有其本身的宿主,这样连带上了果子狸、穿山甲、獾、竹鼠等等野生动物,也遭遇了千夫所指。尤其是蝙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