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明艰难地从床上坐起,拿起手机,屏幕上显示着医生发来的短信:“多休息,多喝水,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小明摇了摇头,有气无力地说:“医生让我多喝水,可我该喝什么水呢?白开水、矿泉水、饮料……这么多选择,我都不知道该选哪个了。”
日常生活中,不管是感冒了、肚子疼、便秘了,总能听到人“多喝水”的嘱咐。很多人在发烧后大量饮用白开水,而白开水里电解质是很少的,如果水分都被吸收的话,就会造成容量过多、电解质紊乱、稀释性的低钠血症,这些对身体都是有害的。
进入12月,我国陆续发放新的政策,各地不再进行大规模核酸检测,取消落地检和行程卡等一系列操作,在人们欢呼疫情全剧终的时候,短时间内阳性患者变多了,各医院发热门诊就诊人数不断上升,符合居家条件的无症状感染者和轻症患者一般都在家隔离,部分感染者出现发热症状,出现发热症状千万别着急用药,体温37.5-38.5摄氏度更推荐物理降温。
此时,不光是机体在顽强地与病毒作斗争,还可以通过外界的吃喝来提高自身抵抗力,让病程缩短、痛苦减少。根据北京市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阳性感染者居家康复实用手册》,一般普通的中青年患者感染新冠病毒,病程大概是7太难左右,分别在第二天开始发热,第三天出现高热症状。
冬春季是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流感、支原体肺炎等疾病易流行。在这样的季节里,孩子们由于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更易受到病原体侵袭,出现发烧等症状。孩子发烧时,家长常感到焦虑无助,然而,正确的处理方法和预防措施很关键。
随着各地气温不断飙升,各种冷饮和冰镇食品成了许多人的心头好。但是若不注意饮食方法,就易对人体造成伤害。在黑龙江省哈尔滨市,一男子一口气喝完冰镇的饮料后狂吐1000毫升血,引发网友热议。在哈尔滨某医院急诊室,一男子佝偻着腰吐血,总量大概是1000毫升,医生及时抢救。
近期流感高发,市民杜女士7岁大的女儿也不幸“中招”,有发热症状。她坦言,先是在家给宝宝物理降温,但效果甚微,又吃了美林、泰诺都没用,最后上网求助,听了网友的建议,在家门口的便利店买了一瓶电解质饮料给宝宝喝,体温真的就降下来了。
红网时刻新闻12月28日讯(通讯员 张势承)发烧,医学专业用语“发热”,是儿科门诊最常见的症状之一;在当下这个特殊时期,更是令很多家长焦虑难耐,一边担心发热门诊人多交叉感染,一边担心孩子身体受害。那也许这篇文章会对您有所帮助。发热指的是人的温度超过正常值,一般腋下温度>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