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患者是儿童,夏秋季节是儿童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最近一段时间,门诊每天都要大约接诊十几例患者。”7月29日,安徽省儿童医院儿童感染科主任医师陈必全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
“孩子前几天开始发烧,喉咙里也起了‘泡泡’,在医院检查后确诊是疱疹性咽峡炎。”随着天气逐渐转热,不少家长反映孩子感染了疱疹性咽峡炎。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从北京、浙江杭州、广东深圳多家医院了解到,近期医院的疱疹性咽峡炎就诊量有所上升。
最近,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高热不退、满口水疱、吃不下睡不好…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点的急性传染性咽颊炎,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染性很强,传播快,夏秋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记者近日从北京、浙江、广东等地的多家医院了解到,不少患儿就因发热、喉咙长“泡泡”等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诊。该病传染性强,虽然多发于5岁以下的儿童,但中小学生甚至成人也可能感染。在浙江省长兴县妇保院的病房内,医生正在查看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的康复情况。
夏秋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近期儿科门诊不少患儿因发热、咽痛、咽峡部黏膜小疱疹等疱疹性咽峡炎的症状就诊,该病发病率高、传染性强,多发于学龄前儿童及婴幼儿,宝爸宝妈们需格外注意。华商报大风新闻记者采访了西安中医脑病医院特聘专家、儿科主任医师田玉珍,就疱疹性咽峡炎进行了细致的科普。
当孩子突然高烧,哭闹着不愿意吃饭,喉咙里还长出一些小疱疹,家长们要警惕,这可能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在“作怪”。那么,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什么疾病?孩子感染后如果出现反复发烧,家长该如何应对?有哪些中医小妙招,可以减轻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被称为是“小号”的手足口病,他们在病原和传播途径上都很相似。那么,如何来缓解疱疹性咽峡炎带来的不适症状?家长们又该怎样做到心有底气,从容应对?本期特邀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儿童医院感染科主任黄丽素,为您支招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指南。
记者 王小蒙 通讯员 陈丽艳 王燕 济南报道随着炎夏到来,肠道病毒开始肆虐流行。近期,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期,多以学龄前儿童为主,患儿往往高烧不退、咽部起疱疹、吃不下睡不好,家长难免着急上火。专家提醒,该病由肠道病毒感染引发,具有一定的自愈性,不要盲目使用抗生素。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从北京、广州、武汉等多家三甲医院儿科医生处了解到,近期高发疱疹性咽峡炎,主要的感染群体为7岁以下儿童,一般采取对症治疗。北京市昌平中西医结合医院儿科诊疗中心主任李静(中)。
全媒体记者 梁翊韬 通讯员 陈思妤天气炎热,各种病毒和细菌大量繁殖,若孩子反复发烧,喉咙长满“溃疡”,哭闹着不愿意吃饭,可能是得了疱疹性咽颊炎。5月20日,驻马店市中心医院急诊儿科挤满了高烧患儿,医生提醒疱疹性咽颊炎又到了高发期,家长千万别大意。
近日,深圳市龙岗中心医院感染科副主任医师邝建玉接受媒体采访时表示,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急诊感染性疾病,夏季是流行季节,传染性较强,主要通过接触和呼吸道等途径传播,在托儿所、幼儿园等儿童集中的地方易造成流行。
七八月份还是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期,尤其多发于五六岁以下的孩子。在复旦大学附属金山医院儿科门诊,挂号窗口已经排起了长队,市民刘先生一大早带着孩子前来就诊。孩子已连续2天发烧,精神不佳,后续还出现咳痰,咽喉里伴有红色疱疹的现象。经检查,医生确认孩子得了疱疹性咽峡炎。
孩子高热不退,不吃东西,流口水……小心疱疹性咽峡炎找上门。近期疱疹性咽峡炎多发,做好防护是关键!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喉部疱疹为特征的急性传染性疾病。疱疹性咽峡炎发病率高,四季均可发病,春夏季为主。该病多见于6岁以下学龄前儿童。
上班前,陈女士(化名)照常将孩子送到托育机构,老师做晨检时发现,孩子口腔中有小疱疹,建议到医院检查。到了医院后,让陈女士担心的事还是发生了:孩子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最近,班上很多小孩感染,不少朋友的孩子也‘中招’了。”陈女士说。夏季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
封面新闻记者 邱添近期,成都各大医院儿科门急诊有不少宝宝因出现“高热,咽痛、不进食”来就诊,经医生和家长观察发现宝宝咽喉部有大量的疱疹。医生提醒,近期疱疹性咽峡炎高发,该病具有传染性,学龄前儿童需重点防范。这个让家长深恶痛绝的疾病到底是何方“妖孽”?
来源:【上游新闻-重庆晨报】夏季,疱疹性咽峡炎进入高发季。记者走访市内多家医院儿科,都有接诊到相关病例。6日下午,西南医院儿科病房内,该科主治医师郑首燕正在察看一名5岁女孩的症状。小女孩两日前晚发烧至39.8℃,吃药以后依旧高烧不退,送到西南医院后被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