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反斜面的运用,那一般是指利用反斜面敌人的炮火死角,直瞄炮火对于反斜面是个摆设,曲射炮打到反斜面的炮弹死角很多,如:在反斜面大岩石下面构筑挖掘出的射击工事、屯兵洞、戴顶盖的壕沟,人员基本不暴露在露天,按照二战中日军的说法这叫洞窟阵地。
对于无后坐力炮、坦克炮之类的直射火炮而言,由于弹道过于平直,反斜面就是它们难以企及的存在,而对于榴弹炮和迫击炮等曲射火炮,虽然弯曲的弹道能够够得着大部分反斜面区域,但是依然存在着很多的火力死角,并且因为反斜面侦查确认困难,无法准确做目标判定。
第五次战役之后,敌我双方进入僵持状态,谈判在板门店也陷入了僵局,美国国内面临大选,为了逼迫我们在谈判桌上接受他们的战俘遣返条件,为了给杜鲁门增加政治筹码,范佛里特和克拉克制定了“摊牌行动”即“金化攻势”。
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1952年10月14日,美帝为首的联合国军集中六万兵力,300余门大口径火炮,170多辆坦克,3000多架次的战机 悍然发动了代号为“摊牌行动”的金化攻势。
我的三爷爷参加了上甘岭战役,被美军的手雷砸到过脊梁,幸好没有爆炸,有幸活着回来,见到这太平盛世。这个指挥官直接可以说是用钢铁往山上堆,我们整个山头,被美军地面炮火,航空火力全部摧没了,所有的树,连树枝、树叶、树皮都没了,弹片把山头的土松了半米深。
坑道作为志愿军最有效防御工事之一,可以说是抗美援朝胜利的标志之一。可是它并不是志愿军的专属,因为以美国为首的"联合国军"和南朝鲜伪军同样也会修筑坑道。而且,志愿军在坚固筑城方面,在很大程度上还是学习了敌人的经验。
1952年4月4日凌晨3时,驻守在沙里院火车站的志愿军第119师炮团9连高炮3班的战士突然发现天空出现大面积轰炸机,这是美军第3轰炸联队第 13 轰炸中队的轰炸机群,此时他们正按惯例对志愿军阵地执行轰炸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