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个医学领域的“全球首例”在上海开展。10月4日,澎湃新闻记者从上海市胸科医院获悉,该院副院长、呼吸病介入诊疗中心主任孙加源带领团队,近日成功开展了全球首例支气管镜机器人系统引导的经支气管射频消融治疗,这一“机器人+呼吸介入”模式,开启了肺癌微创治疗新世界。
00:17来源:视频号“厦门广电”(00:17)继去年底率先使用国产自主研发的心脏手术机器人系统后,厦门大学附属心血管病医院(简称“厦心医院”)先后于2024年5月20日和23日,使用该系统搭载进口瓣膜,成功为两名高危复杂患者微创修复受损的瓣膜,再创全球之先。
作为2024医疗器械经济信息发布会的平行发布会之一,11月20日,科技引领“兴”工具——医疗机器人专题会议在嘉定安亭举行,探讨医用机器人的最新进展、未来趋势以及面临的挑战与解决方案。腔镜手术机器人、骨科手术机器人、康复机器人......
界面新闻记者 | 黄华界面新闻编辑 | 谢欣“微创系”旗下上市公司又交出了一份堪称雪上加霜的业绩。4月24日,微创机器人发布2023年业绩报,企业于期内实现营收1.05亿元,同比增长384.2%,但年内亏损高达10.23亿元。
手术机器人龙头微创机器人(02252.HK)发布最新财报。得益于核心产品公司“图迈腔镜手术机器人”销售增长,2024年上半年收入达0.99亿元,同比增长108.5%;通过大幅度的成本削减,公司上半年的净亏损已从2023年同期的人民币5.45亿元降至2.80亿元。
长江日报大武汉客户端4月24日讯(记者王恺凝 通讯员田娟)近日,华中科技大学同济医院神经内科唐洲平教授团队与华中科技大学丁汉院士团队以及北京万特福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合作,联合自主研发的脑出血微创手术机器人动物实验取得成功,即将进行大样本前瞻性队列临床研究。
12月18日,记者从成都市科技局获悉,日前,成都市第五人民医院一台新型国产手术机器人顺利完成超低位结直肠癌肿瘤切除手术。这款“成都造”手术机器人即将获得医疗器械注册证,预计明年6月在中国和印度正式上市!
【来源:新华网客户端】新华网南京12月27日电12月26日至28日,2024中国高校科技成果交易会在江苏南京举办,共吸引全国425所高校报名参会,其中241所高校携重点推介成果、高价值专利技术以及技术成熟度高、可转化应用成果,共2716项进行现场交易。
用一根针,选择合适的角度,在早已画好点位的皮肤上入针穿刺、取样……这样的穿刺动作,每天肺科医院胸外科都需要做超过100例。肺部穿刺基于CT引导定位,患者进行一次穿刺至少需要“吃”两次辐射,而一旦错穿导致取样失败,就需要再经受一次穿刺的疼痛。
医生远程控制手术机械臂对患者实施手术。近日,成都博恩思医学机器人公司(以下简称“博恩思”)自主研发制造的手术机器人成功完成了其在全球的第100例临床试验手术。这意味着这款手术机器人完成了安全性和有效性的临床验证,达到申请国内医疗器械注册证的条件,即将上市销售。
来自安徽的喉部早癌患者邵先生今年53岁,2周前发现声门区病变,为了寻求更有效的治疗方案,来到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就诊,陶磊教授团队为他进行手术治疗。经过严谨讨论和周密准备保障,于10月29日上午成功手术,邵先生成为全球第一例接受国产“经口手术机器人”声门区肿瘤切除术的患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