话糙理不糙,俗语未必俗,今天跟大家分享的俗语是“公公不进儿媳房,女婿娘家不同床”,大家都知道所谓公公就是儿媳妇对自己丈夫的爸爸的称呼,有的地方又叫家公,在我们当地也叫家爷老子,其整句话的意思顾名思义就是说公公不去儿媳妇的房间,而女儿女婿在娘家留宿也不要同睡一张床上,那究竟是为什么呢?
中华文化博大精深,从化至今留下来许多的俗语老话,在我们的生活中很多的俗语老话也是非常的多见,而且很多人喜欢把一些俗语老话作为茶余饭后津津乐道的话题,其实俗语老话之所以深受人们的喜爱其根本原因就在于俗语往往只通过简单的几个字却给人们带来很多的道理,而其中就有这么一句“公公莫进儿媳房,女婿娘家莫同房”的经典俗语,那么这句说的到底有没有道理呢?
民间俗语:"进门与妻不同床,出门不拜丈家坟",古人为何这么说?在古代,民间俗语有着非常广的流传度,因为俗语大多是人们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所总结而出的,所以俗语的实用性非常强。即使是现代我们,也能够通过俗语获益良多,大家可以通过研究古人们总结的俗语获得很多非常有用的知识。
这种在娘家女婿女儿不能同床的思想在农村很盛行,很多地方有这样的传统观念,认为女婿女儿在娘家同床,有损娘家的运程,会是娘家“家中衰败”。我们知道男女之间,不管是在夫家还是娘家同床的话,特别是新婚夫妇,欲望很难控制,这样如果是在娘家同床而怀孕的话,这是被认为占据娘家“骨肉”,这样会导致娘家人丁不旺的说法。家败人亡。这里说的家败人亡是有点夸张的说法,是因为“女婿同床”造成的,说明人们对于女婿在娘家的住宿礼节还是很严格的,一般来说,在女儿一家人回娘家之前,娘家父母会收拾房子和棉絮住宿的细节,这样女儿回来后,娘家人都会提前安排好女婿住哪个床,女儿住哪个床,孩子那就无所谓和谁一起住,但是女婿与女儿是不能在娘家同床共枕的。
在农村,说俗语聊民俗成为了农村人茶前饭后的谈资,很多老一辈的农民在过去生活条件艰苦的时候,总是通过老祖宗留下来的俗语来丰富农村的文化生活,同时这个俗语所涵盖的范围几乎都是跟农村生活有关,比如婚丧嫁娶都要尊重先人们留下的习俗进行举办,识人看面也是需要俗语的帮助才能断定这个人的好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