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过胃肠镜的人都知道,检查之前医生总会问一句:“如果检查中发现有病变,需要取活检,您同意吗?”那么活检是什么?为什么要取活检?取活检就是得了癌症吗?今天,长沙东大肛肠医院消化内镜医师刘玉龙就来为大家一一解答。
做完后胃肠镜后经常会收到补缴病理费用的清单,很多朋友有这样的疑问:明明已经做了胃肠镜检查,为什么还要活检呢?活检是怎么做的?做了活检是不是说明有大问题?所谓活检,就是用一个非常小的活检钳,在消化道黏膜可疑病变上“咬”一块非常小的活体组织,然后送去做病理检查。
我们在做胃肠镜检查前,医生一般会向受检者询问是否同意取活检,做完检查后,有些受检者会被告知取了活检,需要等几天才能出结果。01取活检到底是怎么回事呢?02我已经做了胃肠镜检查,为什么还要进行活检呢?首先我们要明白什么是活检?活检在医学中属于病理学的一种检查方法。
胃肠镜检查时,为什么要做活检?胃肠镜活检即在胃肠镜检查中,发现一些可疑病变,通过胃肠镜的活检孔道,用一次性活检钳快速且准确地取得可疑病变的黏膜标本,然后送至病理科进行组织病理学检查,以鉴别病变的性质,为胃肠镜的诊断提供病理依据。
近日,上海市部分街道辖区居民进行了一次肠癌筛查,詹阿姨不仅做了肠镜,还取了活检送病理检查,担心自己是不是得了癌。医生表示,肠镜后做病理检查,通常是因为在肠镜检查过程中发现了异常的情况,需要进一步检查以确诊疾病。及时准确的病理检查可以提高诊断准确性和治疗效果,促进患者的康复。
胃肠镜检查究竟有多重要?准确的说,胃肠镜检查及镜下活检是目前诊断消化道肿瘤的金标准。一方面,因为消化道肿瘤的发生和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很多患者早期没明显的临床症状,等待出现各类症状时往往提示疾病已经处于晚期阶段。
幽门螺杆菌和吸烟一样是 I 类致癌物,幽门螺杆菌感染是目前最明确的胃癌发生危险因素。目前我国幽门螺杆菌感染率约 50%。人是幽门螺杆菌的唯一传染源。因此幽门螺杆菌感染的筛查和根除在消化科诊疗中意义重大。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时常会听到“胃肠镜检查”这个词。 但对于很多人来说,它仍然是一个神秘且略带恐惧的医学检查。 今天,我们就来揭开胃肠镜的神秘面纱,为大家科普一下这一重要的医疗检查。胃肠镜是什么胃肠镜,简单来说,就是一根前端装有高清摄像头的柔软管子。
小小内镜大用途,来把胆、胰看清楚。近期还在“坐月子”的李女士总是觉得胃部有些不适,有时胃疼、胃胀,有时又会恶心呕吐,以为是慢性胃炎发作,自己吃了“奥美拉唑”“达喜”后不舒服可以缓解,但上述症状仍有反复发作,李女士不放心,便来到了脾胃病科门诊就诊。
患者林先生,今年68岁,体检行胃镜检查时发现了胃窦的糜烂,活检病理疑似早癌,林老先生遂挂了内窥镜室彭海霞主任专家门诊。彭海霞主任医师详细了解患者的病史和检查资料后,建议患者完善共聚焦显微内镜检查对胃窦的病变性质进行进一步的诊断。
66岁的李阿姨因腹部胀气、无法进食到当地医院就诊,CT提示十二指肠水平段前缘肿块,与胰头分界不清,包绕肠系膜上动脉、静脉,在外院腹部超声引导下穿刺未能获得明确诊断,与家人商量后来到市中心医院新城分院进一步寻求治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