点击上方文翰堂即可快速订阅。【文翰堂编发】古碑帖小楷佳作 -- 钟绍京《灵飞经》钟绍京(公元659年-公元746年),字可大,系三国魏国太傅钟繇的第17代世孙,又是江南第一个宰相。历史上把钟姓两位书法家钟繇称“大钟”,钟绍京称“小钟”。有《灵飞经》等作品传世。
钟绍京的《灵飞经》,号称“天下第一楷书”,历代书家学者必临。小楷,乃楷书之小者,一般在2平方厘米以内,虽与大楷结构差不多,但是用笔精细程度要求的更高,字虽小,可结构却要越舒展、开朗。在下笔之时,小楷不必用逆锋,适合用尖锋,而在收笔时适合用顿笔或提笔。
唐朝时期,佛教文化盛行,佛经供不应求,因而产生了一种职业,叫做“抄经生”,即是专门抄写经籍,供人诵读。通常来说,抄经生由两类人担任,一是寺院的僧侣,二是职业写手(由落第秀才、写手构成)。抄写经书,一般使用小楷抄写,因而这种字体又被称为“写经体”。
灵飞经是道教经名,主要阐述存思之法。今道藏有《上清琼宫灵飞六甲左右上符》,一卷。《汉武内传》谓此经用于请命延算、长生久视、驱策众灵、役使鬼神。 《灵飞经》是唐代著名小楷之一,无名款。元袁桷,明董其昌皆以为唐钟绍京书,但启功先生认为只是无名经生所书。钟绍京,字可大,虔州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