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王海涵 王磊)初冬时节,中青报·中青网记者走进安徽省淮北市南湖国家湿地公园,蓝天、白云、湖水、绿树、秋叶等景观相映成趣。在摄影爱好者常去打卡的鸟岛上,众多野生鸬鹚悠闲自然地栖息、打闹,一幅生态画卷徐徐展开。
央广网淮北10月29日消息(记者徐鹏)从传统资源型城市到生态宜居之城,从发展路径单一到产业链聚集延长,从资源简单利用到精深加工、科技创新赋能······淮北城市风貌(央广网记者 徐鹏 摄)近年来,安徽淮北立足煤、延伸煤,以技术创新引领绿色低碳发展,深入实施工业强市战略,坚定不移推
【来源:中安新闻客户端】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淮北市是安徽北部的一座城市,这座曾“因煤而建、缘煤而兴”的城市,走出了一条由“煤城”变“美城”的绿色转型之路。开门即见绿,城乡皆美景,如今的淮北,美在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城乡处处生机盎然。
6月4日,《淮北市绿色食品产业发展规划(2024—2028年)》(以下简称《规划》)经市政府同意,印发到濉溪县、各区人民政府,市政府各部门、各直属机构。《规划》的出台,顺应了社会发展趋势,为拉动地方经济、带动群众增收、奋力实现产业再突破提供有力支撑。
近日,走进烈山经济开发区智能产业园区,眼前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嘉和汽车热管理系统、充电桩设备厂房内如火如荼,员工正在产线上抓紧生产。“开发区的服务贴心到位,我们在施工过程中遇到困难和问题,随时都能找到人来解决。
“初步核算,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9亿元、增长3.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4%,进出口总额增长3%,城镇、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别增长5%、7%,制造业贷款余额增速连续19个月全省靠前。
关键数字建成国家级研发平台3家,省级重点实验室7家、省级企业研发中心15家;认定(备案)国家级“双创平台”3家、省级7家;建成国家火炬特色产业基地2家。新闻重点:构建创新政策体系;提升创新平台能级;推动创新成果转化。
自1971年建市以来,安徽省淮北市凭借丰富的原煤资源,为国家累计贡献了超过10亿吨的原煤,书写了一部充满活力的篇章。随着煤炭资源的逐渐枯竭、产量下滑以及产业结构单一化等多重因素的影响,淮北一度也陷入转型阵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中安在线、中安新闻客户端讯 曾经因煤而兴,如今因何而美?中国式现代化建设淮北篇章有何精彩看点?4月15—16日,“筑梦现代化共绘新图景”集中采访团走进淮北市,探访当地在绿色发展、新型工业化、基层社会治理等方面的有益做法。
吕欢欢1月11日上午,淮北市第十七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六次会议开幕,淮北市市长蒋曦作政府工作报告,回顾2024年工作,部署2025年重点任务。报告指出,初步核算,2024年全市生产总值增长4.7%,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长5.2%,一般公共预算收入108.9亿元、增长3.
“哗哗哗……”站在安徽省淮北申皖发电有限公司(以下简称申皖电厂)的冷却塔下,从塔顶喷淋而下的水流声不绝于耳。在塔基一侧不起眼的角落里,一个水龙头形状的管道伸入护栏,汩汩再生水从这里流进水池。2022年10月,淮北市被水利部等六部委确定为国家级再生水利用配置试点城市。
陶伟都说,城市更新,一头连着城市发展,一头连着民生福祉,如何理解?透过蛇年春节,这句话成为一种具象表达。以合肥为例。春节短短前三天,合肥合柴1972文创园迅速涌入游客超16000人,客流量陡增八成。谁能想到,这个备受年轻人追捧的网红打卡点,昔日是合肥柴油机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