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4月份检测24小时尿蛋白是730毫克,6月份是788毫克,10月份是383毫克,11月份是376毫克,这次是24尿蛋白下降最好的,尿常规蛋白是1+,那时候自己感觉恢复的不错,有点傲娇了,不注意饮食,开始管不住自己的嘴,因为疫情只有暑假去了一次南京,还是提前申请,学校才批准去的,但是来去都要有24小时核酸证明,现在想想,虽然我没有感染新冠,但是新冠给我带来的伤害不是一点点。
出院以后很是兴奋,但是晚上吃完饭腿上又有了紫癜,当时心情一落千丈。拿着防腐剂回来接好24小时的尿,周六上午过去检测,24小时尿蛋白检测结果是3151毫克,并且尿潜血是3+,当时我就百度,然后我就哭了,感觉很严重,老公微信联系主治医生,他周六休息,让我们去找另一个血液科主任看,我们俩赶紧过去,那个主任面无表情地说,这个结果应该去肾内科,我们看不了。
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许多人一看到这个名字,第一反应就是这是不是过敏引起的肾炎,难道说“肾也会过敏”?其实,过敏性紫癜性肾炎虽然是免疫反应异常引起的疾病,但并不是老百姓认为的常规意义上的过敏,它更像是肾脏中的“紫色恶魔”,引起肾脏血管的出血,从而表现出血尿等症状。
加之本身秉体不受,以致正邪相争,毒邪郁而化热,扰动血络,血得热则迫血妄行,外溢肌肤则发为紫癜;内渗于里,迫于胃肠中焦,气机阻遏则腹痛频频,故便血;内侵肾脏,阴虚火旺,损伤肾络,则为血尿、尿浊;气随血脱,则耗血伤气而成淤,气血循行不畅,瘀滞于关节脉络,不通则痛,故关节疼痛;小儿阳常
紫癜性肾炎这个病多发生在青少年和儿童的身上,其发病比较隐匿,多是由于过敏性紫癜继发所致,但家长一般情况下对这种疾病都没有足够的重视。紫癜性肾炎会随着病情的发展而逐渐影响到肾功能,甚至给患者带来更严重的健康危害。那么,紫癜性肾炎是否会导致尿毒症呢?
门诊上21岁的刘女士还在上学,一次感冒后眼睑浮肿,还起了皮疹,形成紫色斑块,伴有血尿。在当地医院诊断为“紫癜性肾炎”,曾经用激素、免疫抑制剂、中药等,治疗5个多月,紫癜控制住了,但是尿蛋白始终在2-3个加号,之后继续治疗也没有好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