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公粮的时代已经过去了,可交公粮的人还在。你交过公粮吗?农村里谁没有交过公粮?40、50、60后的农民不但交过公粮,还干了好多的义务工。交公粮的年代虽然已经过去了,但是交公粮的人还健在。我是六零后的农村妇女,当年交公粮的情景还历历在目。
"交公粮"这个说法是中国文化中一种较为形象且含蓄的表达方式。实际上并没有一个固定的答案,因为它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包括但不限于年龄、健康状况、情感需求、工作压力和个人偏好等。“你们家那位多久‘上交一次公粮’?
解放前,农村实行“保甲制”行政管理,“保长”相当现在的村长,“甲长”相当现在的生产队组长,旧社会农民交公粮叫“上粮”,实际就是农业税,公粮按照农民种植面积计算,公粮上交与否由保长和甲长监督,抗拒上粮要吃官司。
“交的公粮一定要干,麦糠要扬净,更不能有小土块,不然,收购站地人会让你拉回来。”“交公粮”时,南北方,所交的粮食是不同的,南方是以水稻种植为主,他们所交的就是水稻,北方是以小麦种植为主,所交的便是小麦,无论种植何种粮食,公粮都是必须要交的。
从1949年开始,到2006年结束交公粮,还有多少人记得当时交公粮时的场景呢?那个年代,全国人民生活艰苦,老农民更是面朝黄土背朝天,辛勤劳作,只为一家人能够吃饱饭。一年辛辛苦苦,要负担起全家人的口粮,还要承担交公粮的责任。
题记:交公粮,古时称之为“交皇粮”,在中国持续了2600多年的历史。改革开放前的六七十年代是生产队集体交公粮,而改革开放的后的八十年代是农户交公粮,是国家对所有从事农业生产及有农业收入的集体和个人的一种征税。
导语:当年农村“交公粮”的6个场景,现在还能有多少人记得?特别是最后一个。农民不用“交公粮”是从2006年才截止的,到今天为止已经有14年的时间了,但是这对于农村70、80年代出生的人来讲,去乡镇粮所交公粮的场景,那都应该记忆犹新,是不可能忘记当年的那种热闹场景的。
我是老农民,自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实行统购统销政策,从50年代起,农民便开始交公粮。虽然大部分地区在2005年取消了交公粮,但严格来说,交公粮真正结束的时间是2006年1月1日,这一天中国废止了《农业税条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