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8岁的李阿姨近日头晕的厉害,自己在家里用电子血压计测量后,发现电子血压计上显示的“心率”只有45次/分,这可吓坏了李阿姨一家人,在家人的陪同下,李阿姨来到日照心脏病医院心内科门诊就诊,接诊医生详细询问病情后,安排李阿姨做了24小时动态心电图,心电监护并未发现严重的心动过缓,而是存在较多的室性早搏。
在我们日常生活中,当我们想了解自己的心率的时候,经常会将手放在手腕处,把一下脉,通过数脉搏的方式来估算心跳的情况,这在没有听诊器的情况下,的确是查看心跳情况的好办法,但脉搏就是心率吗?脉搏频率和心率一定会相等吗?一些异常的脉搏又可能预示了什么疾病问题?
在一次社区健康讲座上,一位中年先生急切地提出了一个问题,他的声音中夹杂着对健康的关心和一丝不安:“医生,我每次测心率时都心惊胆战,害怕自己的心率不正常。请问,心率多少才算是健康的?”这个问题引起了在场每一个人的共鸣。
虽然正常的心率并不能保证一个人没有健康问题,但它是识别一系列健康问题的有用基准。10岁以后,一个人在休息时的心率应该在每分钟60~100次之间,而训练有素的运动员的心率可能低于 60次/分,有时会达到50次/分。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脉搏作为身体健康的一个重要指标,时常受到大家的关注。有时候,我们可能会发现自己的脉搏跳动得比平时慢了一些,这不禁让人担心起自己的健康状况。那么,脉搏为什么会变慢呢?背后隐藏着哪些可能的原因?本期节目,我们就来说说这方面的话题。
不知道大家无聊的时候有没有做过一件事,那就是把手指打在手腕上,在心中数一数一分钟能跳多少下。可能有的人会说,身边没有工具测量,而到医院或药房测量又太麻烦了,其实没那么麻烦,就像文章开头说的,自己就能数出来脉搏一分钟跳多少次,它和心跳是一致的,知道了脉搏就是知道了心率。
不少人家里都购买了血压计,大多数都是用来监测血压健康的,但是上面还有一个数值常常让人容易忽视,那就是——心率!心率是心血管健康的重要指标之一,而且,有个「冷知识」有很多人并不知道,心率超过 80 次/分钟,高血压的风险会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