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2022年12月即将召开的第64届美国血液学会年会上,北京博仁医院克晓燕、胡凯教授团队郑培浩医生将做题为“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and survival of CAR T-cell 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 with MYC and/or TP53 abnormalities”的壁报展示,为应用CAR-T治疗伴有MYC和/或TP53异常的R/R DLBCL提供了新的思路的意义。
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约有近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且发病率呈逐年增长趋势。近年来,新的治疗手段和药物的出现,给饱受疾病困扰的患者带去生的希望。山东省立医院血液科主任王欣介绍,淋巴瘤是起源于淋巴造血系统的常见恶性肿瘤,可以发生在除去头发和指甲以外的人体各个部位。
淋巴瘤是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目前在中国的发病率约为6.68/10万,每年约有10万名新发淋巴瘤患者,作为其中最常见的侵袭性恶性淋巴瘤,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较于其他淋巴系统肿瘤预后更差,约40%-50%患者经过初始标准治疗后仍会复发。
作为全球血液学领域规模最大的国际学术盛会,本次ASH大会上,高博医学北京研究中心北京高博博仁医院克晓燕教授、胡凯主任团队郑培浩医生报告了“Exploring the Efficiency and Survival of CAR T-Cell Therapy in DLBCL Patients with MYC and/or TP53 Abnormalities”,【摘要号3359】。
在热浪滚滚的三伏天里,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血液科“复发淋巴瘤临床研究专病门诊”正式揭牌设立。年近不惑的李女士是专病门诊的首批患者之一,她罹患淋巴瘤后遭遇复发,即使接受CAR-T治疗后发现疾病仍有进展。
来源:【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新型第三代ADC药物维泊妥珠单抗的问世,对于复发难治性淋巴瘤患者来说是一件非常让人兴奋的事情。以往的药物治疗常采用一种联合治疗方案,但该方案用了20年,有近一半患者仍无法治愈,而且很容易产生耐药,治疗手段非常有限。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是淋巴瘤里最常见的一个类型,占到整个淋巴瘤的30%左右。”天津市肿瘤医院淋巴瘤内科科主任张会来表示,近年来,随着新药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创新药物应用于淋巴瘤疾病中,让复发难治患者的生存得到了明显改善。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隋雪人体中有一个神奇的系统,就像是一支秘密的超级特工队,作为免疫系统的一部分,它们悄无声息地保护着我们的身体免受入侵,它就是淋巴系统。但正如有时冲锋陷阵的战士也会破防,一旦其中的淋巴细胞出了问题,就可能患上各种疾病,甚至淋巴瘤。近年来,淋巴瘤的发病率越来越高。
近日,一名经过三线治疗后仍出现复发的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患者,在面临难治困境时,于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接受了创新双抗药物的治疗。“这一全新的治疗选择,有望为经两线治疗以后复发的患者带来更多希望。”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血液科主任刘澎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