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文化名省,自古以来就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传统文化。安徽传统文化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一、书法:安徽书法是中国最具特色的一种书法,其中大書法以徐州楷书、芜湖隶书,小书法以淮北的篆刻和池州的隶书为代表。
年味近了。在安徽省境内的淮河之畔,每年的三五月是最美的季节,桃花流水,芸薹飘香,鱼虾鲜美,那是淮河人家独有的记忆。临近年尾,一切的声音和味道仿佛全来了。作者的家乡正是在淮河之边的安徽省阜阳市和淮南市的交界处颍上县。
来源:【安徽财经网】日子过得好快,又要过年啦!过年有什么习俗是让你印象深刻的呢?不妨来看看咱们安徽16市各有哪些习俗。合肥“抛头狮”是劳动人民在长期生活中形成的一项习俗,以肥西门歌、舞狮、祭祀活动为载体。
中新网安徽新闻2月6日电 (通讯员 江建兴)临近春节,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做年粿、杀年猪、做年糖,传统习俗带来浓浓年味,村民们用自己喜爱的方式迎接春节的到来。2024年1月28日,安徽省宣城市旌德县兴隆镇三峰村吕绍松师傅在用传统手工技艺制作灌心糖,乡邻们纷纷赶来尝个鲜。
大皖新闻讯 4月4日,清明。这是我国二十四节气之一,既是自然节气点,也是传统节日。除了缅怀先人、慎终追远,这个节日还有哪些习俗?安徽省地方志研究院张军介绍,清明具有深厚的历史文化渊源,通过地方志透露出的信息可以一窥安徽悠久、丰富的清明习俗。清明节最重要的内容就是祭祖扫墓。
春节,越来越近,年味越来越浓。你心中的年味是什么?是除夕夜晚阖家团圆的喜庆热闹,是年夜饭桌上的美味佳肴,还是舞龙舞鱼灯的欢乐祥和……每个人心中的年味或许不同,但故乡的年味最是浓厚。即日起,新安晚报、大皖新闻推出“年是故乡浓”专题报道。
春节的脚步越来越近年味儿也越来越浓了过年都有哪些好玩的习俗?关于安徽的年俗你都了解吗?为了让大家了解更多安徽民俗传承优良民俗文化每周五就跟我们一起来看看安徽各地有特色的年俗活动吧阜阳狮子灯太和民间舞蹈狮子灯已有一百多年历史。
书归正传吧,对于旅游,我一直觉得不仅仅只是为了游山玩水,去了解和体验当地的人文景观,风俗民情更有意思,这个假期,每天都在忙着走亲戚,说好的带着大家看看我们老家的风景也食言了,不过好在,对于老家的风俗我还是比较了解的,尤其是过年的民俗,今天我就一一分享给大家吧,看看我们安徽太和这里过年的民俗,和你们家乡的是不是一样呢?
大皖新闻讯今年是首个“非遗版”春节。1月15日,大皖新闻记者从安徽省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博物馆获悉,目前安徽国家级非遗项目共有99个,省级非遗项目626个。在国家级和省级非遗项目中,黄山市数量均为第一。大皖新闻记者注意到,包括灯会在内的多个非遗项目都和春节息息相关。
央广网黄山2月5日消息(记者赵家慧 通讯员方晓坚)舞香龙是黄山市屯溪区屯光镇南溪南村的传统习俗之一,每逢春节前后,村民们都会手舞“草龙”穿街过巷,庆祝新春佳节。草龙,当地人称为“香龙”,整条龙均用稻草精心制作,又称“稻草龙”。
带有梅兰竹菊的面灯。 刘鸿鹤 摄中新网安徽宿州2月5日电(刘鸿鹤)提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就自然会想起吃汤圆、拎灯花、猜灯谜……在安徽宿州还有一项非常重要的元宵节习俗——“蒸面灯”,当地老百姓会在元宵节晚上将蒸好的面灯摆放在家中的各个位置,寓意来年亮亮堂堂、平平安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