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正这些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我们自己的手里,一定要靠自力更生。”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科技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多次深入科技创新最活跃的区域,同科技工作者面对面交流,提出深切嘱托和殷切期望。
“大国重器”就是代表国威,代表国家实力的“器物”。是指在国家经济、军事、科技等领域中具有重大战略意义、对国家综合实力提升和国家安全保障起着关键支撑作用的大型工程项目、高端技术装备、核心关键技术以及标志性的科技创新成果。
承载人民的智慧和勇气、展现中国的实力和梦想,是技术的杰作,更是创新的力量!走进大国重器的世界,是秦岭站、16兆瓦海上风电机组;也是C919国产大飞机、中国天眼FAST;更是爱达·魔都号国产大型邮轮,它们如同一颗颗璀璨的明星,闪耀着中国创新的光芒。大鹏展翅,扶摇直上。
原标题:新图景里的数智脉动|大国重器编者按:从农田的耕耘到工厂的忙碌,从日常生活的衣食住行到休闲娱乐的消费选择,从“万物互联”到“万物智联”,“数字”元素正逐渐渗透进我们生活的每一处细节,勾勒出一幅智慧生活新图景。大国重器,牵涉国脉国运,关系民族盛衰。
大国华诞,繁盛共享千秋作卷,山河作答今年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5周年在这个伟大的时代在这个特殊的日子中国能建以大国重器为笔以奋斗担当为墨书写对祖国最炽热的告白这是一种震撼世界的存在——三峡大坝,巍峨耸立长江之畔国之重器,凝聚民族智慧与力量如巨龙横卧,驯服滔滔江水防洪、发电、航运尽
为全面响应国家对青少年科学素质提升的战略要求,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科普活动品牌,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携手“大手拉小手科普报告汇”于2024年9月19日至22日在华东师范大学第二附属中学前滩学校、大零号湾图书馆、“远望1”号等场所举办系列科普主题活动。
牟平区第二实验小学三年级四班杨沐逸“农业是立国之基,工业乃强国之本”。《大国重器》,一部记录新中国工业崛起的长歌史诗;《大国重器》,一部见证新中国工业创新裂变的长廊画卷!“嘟嘟”,什么声音?是“蛟龙号”呼唤“向阳红”的指令?还是航母工作设备发出的引导?是从“神州”到空间站的提醒?
(欢迎点击视频,观看本期《每日一习话》)习近平:大国重器必须掌握在自己手里。要通过自力更生,倒逼自主创新能力的提升。这段话出自2018年4月24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考察调研长江生态环境修复工作时发表的讲话。
央视网消息(新闻联播):习近平总书记指出,真正的大国重器,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里。新年伊始,一大批令世人瞩目的“大国重器”正在加速推进,全面展示中国科技的“硬核”实力,助力中国经济稳健前行,彰显蓬勃向上的中国力量。珠江口旁,“梦想号”正在忙着为即将到来的首航做着各项准备。
央视网消息:每一个“大国重器”的登场,都代表着一次科学突破。目前,我国在各个领域布局了77个重大科技基础设施,这些设施也叫作大科学装置。这些大科学装置是如何帮助我们进行科研突破的?在深圳光明生命科学园里,这座造型独特的大楼里面就是合成生物大科学装置。
晨曦中的港珠澳大桥(无人机照片)。 新华社记者 刘大伟摄游客在港珠澳大桥东人工岛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邓 华摄少先队员在海南文昌航天发射场合影留念。 新华社记者 樊雨晴摄“中国天眼”全景(无人机照片,维护保养期间拍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