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煤炭价格的飞涨,中国接下来还要接受冬季供暖的考验,与此同时,欧洲的日子也并不好过,因为主要依靠天然气供暖供电的欧洲,也同样面临天然气价格飙升的局面,就拿德国举例,10月份德国电力基准价格上涨了4.9%,11月电力基准价格上涨了18%,达到破纪录的历史新高。
本文为「金十数据」原创文章,未经许可,禁止转载,违者必究。 为了实现巴黎协定中的减排任务,荷兰正在考虑建造多达十座核反应堆的核电站,而另一边,德国刚刚宣布将向核电站支付24亿欧元的赔偿,加速废除核电的步伐。那么,欧洲内部对于使用核电为何会产生巨大分歧呢?
中新网4月15日电 综合报道,当地时间15日,德国将关闭国内的最后三座核电站,这也意味着,德国将正式告别“核电时代”。德国政府网站消息称,“4月15日,德国核电时代将结束。在法律上、技术上和经济上,都无法再延迟这一结束时间。
近期,德国关停其境内剩余的3座核电站,至此德国境内核电站全部停运,核电正式退出德国能源舞台。1958年,联邦德国颁布《原子能法》,此后《放射性物质保护条例》《核能许可程序条例》陆续出台,一起构成了德国核能利用和安全保障的法律体系。
2011年日本福岛核事故发生后,时任德国总理的默克尔做出了一个重大的决定:放弃核能。英国Wood Mackenzie集团电力和可再生能源研究主管PeterOsbaldstone说:“在继续运营现有核电站的问题上,欧洲不会达成共识,更不用说建新的电厂了。在国家能源政策上,是否要持续投资核能,存在两极分化的观点。”
这个周末,欧洲核电行业迎来两大截然相反的标志性事件:在芬兰,经历了14年拖期的Olkiluoto 3(下称OL3)核电机组从4月16日开始投入日常运营,今后将为芬兰提供约30%的电力;随着最后三座核电站停止运行,4月15日起,德国核电正式归零。
来源:工人日报据韩联社5月8日报道,韩国寻求与匈牙利就小型模块化反应堆(SMR)开展合作的机会,匈牙利则在考虑引入SMR以扩大其核能发展。无独有偶,就在此前不久,土耳其的第一座核电站阿库尤核电站举行核燃料运抵仪式。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表示,土耳其终于跻身世界核电国家行列。
一系列能源危机让多国陷入困境,但即便如此,德国依然坚持在明年关闭最后三座核电站,成为西方工业大国里第一个全面弃核的国家。而十年前,核电曾占到德国电力供应的四分之一。不仅是核能,按照德国的计划,2038年前将关闭所有煤电厂,2050年前将放弃使用天然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