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儒家主体的中国传统美育思想,在发展中与道家玄学、佛教禅宗中的积极元素不断融合,并在理学、心学等学派的影响下深化拓展,逐渐渗透贯穿于古代政治和文化价值体系之中,演进凝练出以“中和”为核心的中华美育精神。
近日,2024年美育中国说 · 国际语言艺术大会全国总展示完美收官,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千余名美育少年们参加本次活动,苏州市吴江区苏州湾外国语学校的洪逸然、沈驰皓、何雨同学凭借扎实的英语功底和出彩的表现从千名选手中脱颖而出,跻身全国前5%,荣获最高奖项全国特金之星。
9月6日由中国文化信息协会、《英语沙龙杂志》联合主办,由联合国欧盟协会、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常青藤教育基金、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文化使者基金等单位支持的2023年度美育中国说·国际语言艺术大会系列活动全国总展示在北京会议中心圆满落幕,来自全国十余个省市的千余名美育少年们,在为期三天的全国总展示活动中绽放属于他们的风采!
美育在学校教育当中尚处于十分薄弱,甚至被漠视的地位,在五育中是一块短板。在家庭教育中,认为学习艺术科目是学生走向大学的敲门砖,有这种想法的家长不占少数,他们与孩子们奔走于各种不同的艺术培训机构,大都只是为了考级。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宁波12月21日电(林波)大理石、珊瑚、贝壳等不同形态的碳酸钙展示了自然界的形态之美;酸碱指示剂在不同溶液中展现出了斑斓色彩,不仅赏心悦目,更激发了学生探索未知的好奇心……在姜春杰的课堂上,多元科学实验展现了不同的“美”。
来源:中国网 去年12月底,教育部发布了《关于全面实施学校美育浸润行动的通知》,确定了“以美育浸润学生,以美育浸润教师,以美育浸润学校”的三大任务,提出将重点实施美育教学改革深化、教师美育素养提升、艺术实践活动普及等八大行动。
来源:【人民日报】美育在中国历史和文化传承中,从来不只是一技一艺的传习,也不只是理论概念的传诵,而是全身心的文化沉浸与审美体验,有着广博而深刻的内涵。“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这既展现了先贤的生活情趣,也勾画出令人向往的美育图景。
来源:【中国教师报】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党组副书记柳斌同志,因病于2024年10月1日在北京逝世,享年88岁。柳斌同志在任原国家教育委员会副主任期间,倾尽全力积极推进素质教育,深刻理解、高度重视美育和艺术教育在育人中的重要意义及其不可替代的特殊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