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时清军统帅之一和琳曾奏云:湘黔苗疆,数十年来,“虽地土不在输纳之内,人丁不在徭役之中,但户口日滋,地界有限,既未免生计日绌,兼自乾隆二十九年弛苗民结亲之禁,客土二民均得与苗人互为姻娅,因之奸民出入,逐渐设计盘剥,将苗疆地亩侵占错处,是以苗众转致失业,贫难无度者多…
关于湘西和腊尔山,沈从文在《湘西》里有一些叙述,第一段是过去人们对湘西的偏见:一个长江下游人,一个广东人,从不到过湖南,如今拟由长沙,经湘西,过贵州,入云南,人到长沙前后,自然从一般记载和传说,对湘西有如下几种片断印象或想象:一、湘西是个苗区,同时又是个匪区。
石三保,湘西花垣县雅酉镇黄瓜寨人,从小爱好习武,学得一身好武艺,为人正直刚强,被推举为黄瓜寨寨长。1795年在黄瓜寨召开有起义大小头领参加的军事会议,提出“逐客民,复故地”的口号,掀起了轰轰烈烈的乾嘉苗民起义,受到了湘、黔、川边区各县苗民群众的热烈响应,无数苗家儿女踊跃参加,军威所向,一时连战连捷。
一湘西岩头屋石头寨,苗族传统古建筑群,大自然恩赐,苗族先人智慧勤劳杰作,神秘湘西特别注脚。灰色或加金黄色墙体,青瓦或石片屋顶,青色石板路,曲巷通幽石巷石阶,承载岁月时光与风霜雨雪打磨,圆润铮亮,古树绿色森林环绕,构成石头寨主色调。
光绪十八年,湘地爆发了最后一次土司反抗清廷的起义,当时距离乾嘉苗民起义已有百余年,清廷不断压制当地少数民族,沉重的徭役,繁重的赋税让苗族人苦不堪言,为了防止民变甚至通过修筑南方长城将苗族分割,奴役、控制苗族人的思想,最终爆发了起义…
文/彭志文 彭业忠 田东风八面山山麓遗存的众多土家语地名,真实记录了土家族先民向大自然拓荒、逐步走向文明的足迹,这些地名不仅具有地理标识功能,而且更具有文化传承价值,是八面山山麓地名文化的核心内容。八面山燕子洞 曾祥辉 摄一、记载了土家族先民生产方式发展历程。
文/业忠 乾州古城,是一座拥有4200多年历史的边陲军事重镇。早在明清时期,便与凤凰齐名,坊间有“凤凰的兵、乾州的城”之说。 随着“谷韵吉首”城市品牌的打造,乾州古城得到了深度开发,迎来了从未有过的热闹,成了来湘西自治州的旅游新宠。
这里小河两岸全是如此美丽动人,我画得出它的轮廓,但声音、颜色、光,可永远无本领画出了。你实在应来这小河里看看,你看过一次,所得的也许比我还多,就因为你梦里也不会想到的光景,一到这船上,便无不朗然入目了。
伍岩生两岸青山夹古城,一弯沱水穿城过。这就是名声享誉海内外,被人们称之为“中国最美丽的小城”——凤凰古城。追寻历史的脚步,打开尘封的记忆,这里不仅是中国版图上的西南重镇,是神州大地上一张靓丽的名片,更是名震中华的筸军的诞生地。每天的晚饭后,我常常会散步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