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不一定了解和熟悉这首歌,听了,也不一定有什么感觉,只有在黑龙江下过乡、当时的知青们才会有感触。实际上,细品这首歌,回味无穷,如图所示。第一,说一下歌曲的结构。开始是前奏,主体分两段,再加后面一段副歌。
清楚的记得那是一九六九年五月二十五日,响应毛主席的知识青年到农村的伟大号召,我和成千上万的知青一样,满怀着革命的豪情和一腔热血,告别了父老乡亲,踏上了开往东北黑龙江的列车,驶向北大荒的冰天雪地,来到了我的第二个故乡,黑龙江生产建设兵团五师四十九团,在那里和北大荒人一起肩负着保卫边疆,建设边疆的光荣使命。
雪落煤城严冬寒,书香大荒阳春暖。12月1日,双鸭山市企业战略研究会和市企业家协会联合出版的文集《我的北大荒》首发仪式在市民政局会议室举行,市政协副主席、市工商联主席贾胄,市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张英杰出席会议。
作者:韩红运来源:中国农垦杂志北大荒是中国农垦的一座丰碑。2018年3月,当哈尔滨市红旗大街175号那块大理石墙上“黑龙江省农垦总局”几个大字换成“北大荒集团”的时候,不少人眼里含着泪水。这里有不舍的泪水,也有不甘的泪水,更有壮行的泪水。
一首《北大荒人的歌》,将人们再次带到上世纪四十年代末开始,近百万垦荒大军挺进荒原,披荆斩棘的场景。全国十大种粮标兵葛柏林:“1958年我父亲转业到北大荒,我跟着到佳木斯,后来上山下乡到的八五九农场,当时乌苏里江畔是荒原深处,条件很艰苦,这首歌说出了我们的心里话。
中新网大兴安岭6月5日电(记者 姜辉)鄂族舞蹈、口琴独奏、京剧戏唱、时装表演……4日晚,“爱龙江爱边疆重走边防路”活动团走进位于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塔河县十八站鄂伦春族乡的十八站老兵驿站,60余名军休干部与当地鄂伦春族居民联合举行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联欢会。
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说过:“谁控制了石油,谁就控制了所有国家;谁控制了粮食,谁就控制了人类。”这是一个具有战略眼光的判断。从这里,可以看到黑龙江省在新中国发展进程中所具有的战略地位,看到黑龙江北大荒精神、大庆精神和铁人精神的时代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