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仅仅是新冠,大多数病原体感染引起的发烧,都会呈现周期变化。这与病原体特征,以及人体自身的体温调节机制有关。作为恒温动物,我们体内拥有专门的体温调节机制:通过下丘脑的体温调定点来调节体温。体温调定点就像一把尺。
1月23日,记者从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获悉,近期不少人都遭遇了呼吸道感染。部分感冒的患者看上去已经痊愈,但还伴有低热。“个人体质使然,相似的感冒转归却各不相同。”瑞金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医师周剑平重点分析了当下拥有高热度的“低热”话题。
人体就像是一部空调。它的温度是由位于大脑皮质和下丘脑的体温调节 中枢来控制的,体温调节 中 枢把温度定在36~37摄氏度,并通过神经、液因素调节 产热和散热过程生病时各种致病物质如细菌、病毒等进入血液,激活血液中 的白细胞。
孩子发烧是每位家长都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尤其是年龄较小的孩子,他们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成熟,容易受到病毒、细菌等感染的影响。发烧往往是孩子身体在与感染作斗争时的一个重要信号,但家长面对孩子的高烧时,常常心生慌乱,不知所措。
眼下,呼吸道感染性疾病仍处于高发期。除了高热、畏寒等显著的症状外,网络平台上还有相当一部分人表示,自己发烧不明显,一到下午就开始低热,但第二天上午又退烧了……这是怎么回事?低热有哪些可能的原因?为什么退热后没几天又发烧了?《生命时报》邀请专家为你解答,并支招如何应对发烧。
来源:【环球时报健康客户端】受访专家: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世纪坛医院感染科主任 张 捷,本报记者 叶雪辰近一段时间,流感等感染性疾病高发,发热是主要症状之一。发热是人体的一种保护机制,通过升高体温激活免疫系统,加快新陈代谢,抑制病原微生物,促进身体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