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流窜团伙荒郊野外盗挖“龙骨”被抓甘肃环县破获一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 本报记者 赵志锋“抓捕……”随着指挥员一声令下,埋伏在山坳间的民警迅速行动,对正在盗挖“龙骨”的流窜盗窃团伙进行集中收网,当场抓获犯罪嫌疑人9名,扣押古脊椎动物化石400多千克。
7月4日,红星新闻从中国裁判文书网获悉,甘肃省泾川县人民法院日前审理了一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的案件,两名男子被分别判处拘役一个月,缓刑二个月,并各处罚金1000元。判决书显示,2023年12月,被告人梁某、王某听说“龙骨”可以卖钱,便到甘肃省泾川县太平镇某村找到一个盗洞。
来源:澎湃新闻 甘肃省庆阳市合水县去年发生一起“盗挖龙骨”案,涉案10名被告均为农民,10人于2022年8月11日晚上盗挖“龙骨”共计71.8公斤,案发后被鉴定为新生代古脊椎动物实体化石,属于重点保护古生物化石。
11月8日,子午岭林区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涉案10人的特大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庆阳作为岐黄故里,周祖圣地,革命老区,物华天宝,自然文化遗产丰富,世界上迄今为止发现的时代最久远、个体最大、保存最完整的第四纪早期黄河剑齿象化石“黄河古象”就出土于合水县境内。
近日,华池县人民法院公开宣判了一起刑事附带民事公益诉讼的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案。2021年12月11日,被告人马某甲电话邀请马某乙等5人前往我省盗挖“龙骨”,承诺每人每天“工资”150元,5人同意后从宁夏同心县来到位于陕西定边县马某甲租赁的房屋中。
“龙骨”是古脊椎动物化石的俗称,今年以来,甘肃庆阳镇原县人民法院先后判决了3起盗掘古脊椎动物化石刑事案件,另有3起案件正在审理中。盗窃“龙骨”案庭审现场“龙骨”频繁被盗,要如何做到防患于未然呢?对此,镇原县人民法院给县政府提出了强化宣传、修复植被、封堵洞穴等一揽子司法建议。
尚德琪,1963年11月生,甘肃环县人,高级编辑。评论作品三次获得中国新闻奖,《微笑,并保持微笑》获得第十四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始终想到“最低”处》《养活自己是就业第一义》分别获得第十八届、第二十届中国新闻奖二等奖。
中国第一块旧石器在甘肃华池县出土的传奇故事作者:祿永峰历史记住了这一天:1920年6月4日。法国著名地质学家、古生物学家、考古学家桑志华在甘肃华池县上里塬幸家沟的一次黄土发掘,发现万年以前古人类曾经使用过的一块完整的石核,叩开中国旧石器时代考古之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