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对宋朝的评价,一向有“积贫积弱”之说,说宋朝弱,始于南宋人自承,南宋高宗至理宗时人、著名学者叶适曾说,“天下之弱势,历数古人之为国,无甚于本朝者”,其后清初人王夫之说,“仁宗在位四十一年,解散天下而休息之,国既以是弱矣”,“仁宗之过于驰而而积弱也”;
1997年1月,作为复旦大学派遣的交流学者,我赴日本创价大学访问。十年之后,我再赴东京参加日本国文学研究资料馆主持的“历史档案的多国比较研究”学术研讨会,其间,购得濑户口律子教授编著的《学官话全訳》和《官话问答便语全訳》,初读之下,便觉兴味盎然。
三晋城邑,名源何处?连缀历史,窥见华夏。《山西话》“地名背后山西史”系列节目,本期讲述“岚县/岢岚县”地名的由来。岚县/岢岚县:山西有座“贺兰山”岚县和岢岚县,分属不同的地区:一属吕梁,一属忻州,但两县相邻,且渊源颇深。
试谈八卦取象的基本方法及分类《系辞》云:“圣人设卦、观象、系辞焉,而明吉凶。”圣人通过设卦、观象、系辞等活动来辨别吉凶。具体是如何设卦、观象、系辞的?现在似乎已不可考。朱熹也说:“易之取象,固必有所自来,而为其说,必已具于大卜之官,顾今不可复考。
从英鞮山向西三百里便到了中曲山,中曲山的南侧多玉石,北侧多白玉、雄黄、黄金,有一种叫駮的野兽,外形如马,白色的身体黑色的尾巴,头上有一只角,有老虎的牙齿和爪子,发出如击鼓一样的声音,它以虎豹作为食物,人们用它来抵御兵器。
山海经里有时会提到一些很奇特的动物,这些动物常常能把我们现在认为的食物链上层的猛兽们玩弄于鼓掌之间,吃它们也是分分钟的事儿。比如下面这种动物“驳”:又西三百里,曰中曲之山,其阳多玉,其阴多雄黄、白玉及金。
前已论述,生物基因64种氨基酸密码,电脑的二进制以及64位系统,竟与易经64卦暗合。《说卦传》的第八、九、十、十一章专说八卦的取象,这是周易古经64卦卦辞、爻辞,以及彖传、象传的根据,可以说:八卦取象加上六爻关系就可以得出周易古经64卦卦辞、爻辞,以及彖传、象传。
一年一度的佛山文华花市即将在元旦开市,花市各种主题花灯也在加速“生成”。今年的花市“气氛组”,除了充满佛山传统习俗和非遗文化的各种元素,还有山海环游记IP灯会。《山海经》里记载的瑞兽将“跃进”花市,陪大家行花街、逛灯会。
贺兰山一匹彪悍的骏马,昂首嘶鸣于宁夏与内蒙古阿拉善盟的交界处。 传说这名字源自1700多年前的西晋时代。贺兰山的贺兰是北方游牧民族的语言。据史书记载:贺兰山,山色青白,远望如驳马,北人称驳马为贺兰,故以此名驳马,就是杂色马。说是远看贺兰山山色青白,像杂色马,所以就叫它为兰。
駮是古时的一种怪兽,也可写为“驳”。《尔雅》里说:“駮,如马,锯牙,食虎豹。”在传世的《山海经》图本中,駮多数是独角兽的样式,疑为犀牛之类动物的变体。《尔雅音图》中的駮则无角,两只前蹄摁住一只老虎正在吃,旁边还有一头虎惊惶逃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