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烛熠熠映佳偶,高堂在上福泽深。今日新禧结连理,恩爱百年似海深……”近日,在一场婚礼现场,福州长乐喜娘郑丹以高亢的喝彩声引领新人步入祠堂,完成拜堂、敬茶等传统礼节。她的吉祥话脱口而出,现场气氛热烈,宾客们连连叫好。
近年来越来越多旅居海外的福州十邑乡亲邀请喜娘充当自己的“婚礼管家”按福州传统习俗主持婚礼林沁就是这样一位喜娘她兼顾传承与创新通过抖音连麦直播的方式把一声声喝彩乡音传到大洋彼岸最近林沁受邀为一对“侨二代”新人主持婚宴这对新人去年8月在纽约举行了婚礼下个月将回福州再举办婚宴这场婚礼十
“侯官古街真热闹啊,知名商家都来到啊,文旅商品来推广啊,侯官文化节人气旺啊!”在福建省福州市闽侯县上街镇侯官村“村晚”节目民俗集萃《喊春》表演现场,“喜娘习俗”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陈香兰以福州方言唱词推介着当地特色农产品。台下,村民们喝彩声、呼应声连连,好不热闹。
“福天福地喜洋洋,唱歌精英汇团圆,喜娘三姐妹来祝福,一届更比一届强……”“吼啊!”近日,应诗巫省华人社团联合会、诗巫福州公会和砂拉越诗巫闽侯同乡会邀请,福建省级非遗“喜娘习俗”代表性传承人陈氏三姐妹带领徒弟一行,远赴马来西亚参加马来西亚诗巫婆罗洲文化节活动。
N海都全媒体记者 陈逸之/文 梁展豪/图“月老牵线送佳音,七月七夕过开心,男女恋爱手牵手,幸福指数在提升……”8日下午,闽侯县上街镇综合文化服务站里著名的喜娘“陈氏三姐妹”,正在练习着七夕婚礼的祝福语。押韵俏皮的吉祥话传入耳中,让人心中不自觉地感到阵阵欢腾。
当天,采风团一行在侯官古街、十四门桥等地拍摄出嫁女携夫带子回家的场景,并到出嫁女娘家中,拍摄娘家父母及亲人迎接女儿女婿归来,女儿女婿拜见父母、奉上孝礼,娘家长辈给外甥压岁钱等场景,将闽侯的民间婚嫁习俗悉数呈现。
东南网6月3日讯(本网记者 张立庆)“喜娘文化实在好啊,喝彩押韵是个宝啊!”“侯官文化有喜娘啊、喜娘非遗要弘扬啊!”6月3日上午,位于闽侯上街镇综合文化服务中心,又一批新学员在与会领导的殷切期盼中和师姐的祝福声中迈向专业喜娘的职业生涯。
为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回顾党的百年辉煌、歌颂党的丰功伟绩,同时为了宣传喜娘传统婚俗文化,中共闽侯县委宣传部和闽侯县文联昨日上午在闽都民俗园举办了“庆建党百年 展非遗风采——闽侯县喜娘专场演出”。
“金九银十”是结婚旺季,随着国庆长假的到来,结婚的人多了起来。在福州,通晓礼仪、能言善道、精于安排的喜娘是不可或缺的角色。郑丹(左一)主持婚礼 。(受访者供图)那么,在当下的婚庆市场,喜娘需要哪些“十八般武艺”?喜娘文化有哪些变和不变?
喜娘在闽越水镇现场说媒。(闽越水镇供图)“依妹喜欢什么样的依弟?”“我喜欢性格好,对我好的……”20日,闽越水镇举办单身青年免费入园活动,来自全国各地的数千名单身男女参与“喜娘说媒”活动,开启寻爱之旅。现场,有三对情侣成功牵手。
陈夏玉、陈秀珍、陈秀兰(左到右)三姐妹正在对歌。福州晚报记者 陈木易/文 石美祥/摄“建设文明新城市,移风易俗首要事。推陈出新实在好,提倡文明新方式。”这是陈氏三姐妹(陈夏玉、陈秀珍和陈秀兰)在最近一个新人婚礼上讲唱的一段串词。
5月13日,闽侯县职业中专学校内传出阵阵喝彩声,十分热闹,由县文联、福州非遗保护中心指导,闽侯县职业中专学校主办,闽侯县喜娘文化研究会、闽都喜娘文化传习所承办的主题为“感受喜娘非遗魅力,传承非遗文化”的非遗文化传承人进校园活动在这里举行。
长者们手捧“拗九粥”。主办方供图长者们手捧“拗九粥”。主办方供图中新网福州3月11日电 (彭莉芳)为迎“拗九节”的到来,以“唱响‘虎纠’孝顺之歌”为主题的“颐乐圈50+风采秀”11日在福州举行,以粥扬孝,以歌传情,营造出浓浓的节日氛围。
古装大型实景沉浸式情景演出、亲子定向越野赛、长乐喜娘现场说亲、最美西施评选、非遗演出……这个五一假期,首届“合乐文化旅游季之梅花篇”主题活动将在长乐区梅花古城盛大举行,好玩、好看,赢奖金、品古城文化,尽在长乐梅花古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