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系列遗产由22处代表性古迹遗址及其关联环境和空间构成,系统地涵盖了宋元泉州海外贸易经济体系中的生产、运输、交易、消费、服务、管理等核心环节,覆盖了从港口经城市到腹地的地理和经济区域空间,共同促成了泉州在公元10世纪至14世纪逐渐崛起并蓬勃发展,成为东亚和东南亚贸易网络的海上枢纽,对东亚和东南亚经济文化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
《解码文化自信的城市样本|烟火乡愁世遗城。——解码古城泉州的文化自信样本》一文。作为宋元时期中国的海上商贸中心,农耕文明与海洋文明在这里“邂逅”,缔结出东西文化和谐共生的城市景观,也积淀了刺桐城多元包容、爱拼敢赢的文化底色。
万寿塔,位于福建省泉州城东南方向20公里的石狮市宝盖山顶,当地人又称它为“姑嫂塔”,它与相距不远的六胜塔遥相呼应,构成泉州港独特又完善的古代航海导航体系,见证了宋元时期“东方第一大港”泉州海外贸易的繁荣。
即日起,泉州市纪委监委、泉州市文旅局联合在泉州晚报社开设《护航文保 赓续文脉》专栏,展示近年来我市各级文旅部门在文物和文化遗产保护方面的积极探索和有效实践,及全市纪检部门在发挥监督保障作用、为文物和文化遗产保驾护航采取的有力措施、积极成效,同时深入挖掘、讲述泉州文物蕴含的清廉故事。
走进泉州海外交通史博物馆,一幅《刺桐梦华录》映入眼帘,千年前刺桐港、刺桐城无尽的繁华尽收眼底,生动再现了宋元泉州港的多元共融之景。2021年7月,“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文/九派新闻特约评论员 伍里川沉浸式体验“簪花围”穿梭市井之间,“打卡”特色博物馆深入了解海丝文化,看木偶戏听南音感受千年非遗之美……据报道,泉州以其深厚的文化底蕴和浓郁的生活气息成为海内外游客争相探访的热门城市。
从2021年申遗成功以来,福建省泉州市围绕打造世界遗产保护利用典范城市的目标,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化遗产保护的重要论述和重要指示批示精神,按照世界遗产大会审议泉州项目的有关决议、《世界遗产公约》及其操作指南、国内相关文物法律法规要求做好各项工作。
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副主席、山东大学教授姜波是研究海上丝绸之路文化遗产方面的专家。在国际学术场合,他多次提到泉州港宗教石刻、后渚宋代沉船等与泉州有关的遗迹和考古发现,引起学界重视。他说“泉州人像爱护自己眼睛一样爱护遗产”,这给他留下深刻的印象。
东南网8月14日讯(福建日报记者 潘贤强 雷光美 黄琼芬 东南网记者 谢玉妹)4月以来,泉州持续活跃于全国文旅热榜:“宋元中国·海丝泉州”获评“2024年城市文旅品牌创新十佳案例”;“打造最具烟火气的世界海丝名城”入选“2024全国旅游目的地高质量发展十大经典案例”;在“2024
世遗两周年,在保护传承活化中续写新辉煌珍守世界遗产 讲好泉州故事安溪青阳下草埔冶铁遗址(泉州晚报资料图片)世遗效应及文旅深度融合给泉州带来了人气、流量和效益。(陈起拓 摄)赵丽颖等众多明星带热了蟳埔簪花围(泉州晚报资料图片)春节、五一、端午等节假日,泉州不少景区人流爆棚。
来源:中国经济网福建泉州,全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世界文化遗产“泉州:宋元中国的世界海洋商贸中心”遗产点密集。泉州古城总面积6.41平方公里,是国家文旅部评定的首个闽南文化生态保护区的核心区域,其中包括位于鲤城区中山路国家级历史文化街区,西街、城南省级历史文化街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