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被确诊为难治性抑郁症数年后,32岁的吴晓天悟出了一个道理,没有快乐就没有悲伤,反之亦然。2020年12月,瑞金医院脑机接口及神经调控中心启动了这一项目,团队将16个电极触点植入患者大脑,电刺激与情绪相关的神经核团,试图以此改善抑郁症状。
在大脑和胸腔内植入脑机接口,通过电流刺激,就能使抑郁症患者瞬间开心起来——这个听起来颇具科幻色彩的场景,在国内已初步变成现实。据报道,今年4月,上海瑞金医院发布临床研究成果:运用脑机接口技术对神经进行调控,患者术后抑郁症状平均改善超过60%。
主笔、视频制作:于梅君人脑与机器大脑进行“感应对话”的想象正照进现实。最近,马斯克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宣布完成首例人类大脑侵入式脑机接口植入手术。那么,我国脑机接口技术发展到哪一步了?被写入“未来产业”的脑机接口潜力几何?距离“意念控制”还有多远?
谈及脑机接口技术目前在医疗领域的应用,赵继宗介绍,目前无论在国内还是国际上,脑机接口在临床中还处于试验阶段,尚未大面积在临床上推广应用,相关的试验领域主要有以下几个:一是对意识障碍的病人,通过脑机接口技术来判断其目前的昏迷程度,将来有没有可能苏醒,这是一个目前已经在做的工作。
今年是上海国际科创中心建设十周年,正在加快从“建框架”向“强功能”迈进。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和未来产业,加快培育发展新质生产力,上海勇争先、走在前。发现更多的“科创之花”,结出更多的“产业之果”,是推出企业家访谈《科创解码》的初衷。
上海瑞金医院的“脑机接口治疗难治性抑郁症”已经获得初步成果。通过手术,在胸腔植入一个“脑起搏器”,由它控制也是手术植入大脑中的两条电极,当患者打开“体外开关”,就能瞬间开心起来,一开一关,就是“一秒天堂一秒地狱”。
潮新闻 记者 杨一凡 谢丹颖不用语言或者动作,通过大脑思想就可以表达想法操纵设备。科幻片中的设想,在当下正在成为现实。当前,以脑机接口为代表的高端生物技术正在加速演进,成为下一代生命科学和信息技术交互融合的主战场。
极目新闻评论员 徐汉雄据新华社消息,美国知名企业家马斯克1月29日表示,他旗下的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28日进行了首例脑机接口设备的人体移植,移植者目前恢复良好。(据1月30日新京报)这则新闻上了热搜,因为这是脑机接口研究取得的一项重要进展。
封面新闻记者 边雪 马晓玉1月29日,埃隆·马斯克在社交媒体上宣布,其脑机接口公司“神经连接”(Neuralink)已为首位人类患者植入了大脑芯片,据马斯克介绍,Neuralink首款产品名为“心灵感应”(Telepathy)。
央广网北京6月1日消息(记者卜叶)近年来,脑机接口在癫痫、帕金森、抑郁症等疾病治疗方面表现出明显优势,脑机接口应用于临床试验、实现意念操控动作的新闻让患者看到希望。在科研人员眼里,人体被看作一堆电信号。
上海市科学技术委员会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其中提出,主要目标是2027年前,实现高质量脑控,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在国内率先实现临床应用,侵入式脑机接口研发取得突破,脑机接口创新生态初步构建。
2027年前,推动5款以上侵入式、半侵入式脑机接口产品完成临床试验,面向失语、瘫痪等患者,实现部分语言和运动功能恢复,实现高质量脑控。昨天,上海正式印发《上海市脑机接口未来产业培育行动方案(2025—203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