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每年春季都是哮喘的急性高发期,4月底5月初,全国多地树木植物陆续进入飞絮期造就“漫天飞雪”,加之冬春气温起伏、昼夜温差大,多地呼吸科门诊哮喘就诊扎堆,“哮喘患者急诊排长队”等话题频频冲上热搜。今年的5月7日是第26个世界哮喘日,主题是“为哮喘教育赋能”。
哮喘作为中国第一大呼吸系统疾病,有着巨大未满足需求。其中,2型炎症自2019年被写入全球哮喘防治创议指南,作为哮喘发病的分类标准。研究显示,80%-90%中-高剂量ICS治疗方案控制不佳的哮喘由2型炎症驱动。
虽然慢阻肺病已引起广泛关注和积极防治,但患病率和死亡率仍持续攀升,这背后的原因除早期防控和规范化治疗不到位等常见影响因素,也包括慢阻肺病具有多种临床表型和炎症内型,而这种异质性会带来患者对治疗的不同反应。
导语:度普利尤单抗快速强效改善疾病症状,减少急性发作,将带领国内哮喘患者突破困境,开启更加美好的未来。2023年11月17日,制药公司赛诺菲(Sanofi)宣布,Dupilumab(通用名:度普利尤单抗)在中国获批用于12岁及以上青少年和成人哮喘患者的维持治疗。
来源:【人民网】人民网上海11月11日电 (记者许维娜)“要提升哮喘诊疗水平,靶向治疗将为重度哮喘患者提供新的治疗选择。”在第六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期间,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广州呼吸健康研究院陈如冲教授向人民网·人民健康分享了关于提升哮喘诊疗水平的相关思考。
来源:【中国医药报】□ 本报记者 满雪今年新年之际,一条问候信息出现在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全科医学科主任迟春花的手机上,让她倍感欣慰——对医者而言,患者的信息是最好的跨年之喜。发来信息者是迟春花随诊20多年的患者老王(化名)。
哮喘,是常见的慢性气道炎症性疾病。盛夏季节,花果飘香,水产丰富,很多草本植物的茎叶和绒毛,水果,海鲜类都是常见的致敏物质,甚至吹空调风都可导致有些患者哮喘发作。那么,目前我国哮喘的发病现状如何?盛夏季节哪些因素容易引发哮喘?哮喘患者饮食生活应注意什么?如何做好哮喘的长期疾病管理?
气温骤降、回暖升温、雨雪雾霾时不时来“报到”,今年冬季的气温像过山车般起伏变化,加之流行性感冒、肺炎支原体感染等呼吸道疾病“抱团”来袭,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简称“慢阻肺病”)患者迎来最难挺过的季节,稍不留神就诱发急性加重,有些患者甚至“鬼门关走了一遭”被下了病危通知书。
一~二:定义/发病机制。常选上臂外侧皮肤,用1 ml无菌注射器抽取皮试液、阴性对照液、阳性对照液,在每一受试区刺入表皮浅层后进针约2~3 mm,推入皮试液约0.01~0.02 ml,15~20 min后测量风团大小,判读检测结果。
近期,“我国有近1亿人是慢阻肺人群”话题登上热搜。提起慢性病,老百姓最先想起的就是三高,其实自身免疫性疾病领域也是慢性病的主要阵地之一,特别是皮肤疾病和呼吸系统疾病的健康负担尤为严重。今年两会期间,多位代表委员也呼吁关注慢性呼吸系统疾病例如慢阻肺病的防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