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体育学院数字体能中心大屏上会显示所有人运动数据,并通过后台计算,给出个性化调整方案。天津大学胡清华教授领衔、8位人工智能及交叉学科领域教授共同打造的“人工智能导论”在双校区31间教室同时与4166名大一学生分享。天津工业大学人工智能学院学生开展智能小科普活动。
最近,在南京大学人工智能学院,一场特殊的面试正在进行。13个大学生角逐5个名额,参加即将举行的“2023腾讯开悟多智能体强化学习全国高校公开赛”。未来几个月,他们有充足的时间开展多智能体强化学习,理解越深的学生,将会越受青睐。
刚刚过去的2024年,国内几所头部高校纷纷将人工智能(AI)引入课堂:清华大学开展100门“AI赋能教学试点课程”;浙江大学出版AI教材,研制AI实训平台,打造万门AI赋能课;复旦大学首批开设100门AI大课,创设23个X+AI双学士学位项目;上海交通大学制定AI+教育教学行动规
●海口部分中小学已开设人工智能课程 ●引发教育模式变革,改变了“教与学” ●AI改卷,虚拟实验让课堂“活”起来 ●“AI+教育”咋避免变“AI+应试教育”? ●技术研发与教学需求脱节,如何接轨? ●学生作业“AI浓度”过高,如何监督?新学期开学!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新学期,各地将AI技术融入开学第一课,让同学们及时拥抱技术新变化。在北京实验学校(海淀)小学,这个在门口参与迎新的可不是一个哪吒立牌,而是由师生共研的AI机器人,它不仅搭载了智能交互系统,还能通过顶部的视觉传感器捕捉学生的动作。
来源:中国网 2024年12月31日,清智数源“清智AI”携手教育领域领头人、团队打造的人工智能示范课活动圆满落幕。这次标杆式的实践盛会,不仅展现了一堂生动的智慧课堂,更彰显了清智数源在教育信息化领域的卓越实力与创新理念,成为科技与教育深度融合的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