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羊城晚报全媒体记者 王隽杰图/受访者提供孤独症儿童,因缺乏社交技能,对外界异常敏感,常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同样渴望交流和关爱,却不知如何表达。我国约有300万-500万名14岁以下的孤独症儿童,孤独症辅助犬的出现,为他们的生活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
“我的孩子没有边界感,经常乱跑乱跳乱叫。”“我们家是两岁半确诊的,虽然很早介入干预了,但是效果有限。”“我每分每秒都要看着他,要不然就溜得没影”……昨天,在荣威·上海儿童艺术剧场几个孤独症儿童家长正在分享自己的心路历程你可曾遇到过这样的孩子?
据澎湃新闻4月2日报道:今天是第17个世界孤独症日,陪伴“星星的孩子”,国内首批孤独症辅助犬服役。国内首批陪伴孤独症孩子的辅助犬上岗(图源:澎湃新闻)另据四川省科技扶贫基金会“送给星星孩子辅助犬”项目微信公众号4月1日深夜11时许消息:中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成功匹配家庭。
中国第一批孤独症辅助犬走入孤独症家庭,开始上岗工作了。2023年12月,三只辅助犬哈雷、哈利和伊莉在上海毕业。项目团队随即在全国为所有孤独症家庭开放辅助犬免费服务的申请,经过严格的筛选后,来自全国四个城市的五个孤独症家庭齐聚上海,开启与辅助犬的共同训练。近期,三个家庭匹配成功。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今天是第十七个世界孤独症关注日。孤独症儿童被称为“星星的孩子”。他们常常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无法与外界沟通。科学研究证明,与动物之间的互动对孤独症儿童有着积极的影响。中国首批孤独症辅助犬即将成为“心理疗愈师”为“星星的孩子”提供帮助。
今年距离中国确诊最早的孤独症儿童,已经过去了40年,调查显示,我国孤独症患者目前大约有1000万人,其中300万是儿童。研究显示,孤独症辅助犬可以为相应患儿提供明显的辅助治疗效果。最近在上海,三只辅助犬经过培训后,今天正式毕业,开始寻主配对。
由于广泛性发育问题导致的谱系障碍(ASD),孤独症儿童有社会交往障碍、沟通交流障碍和重复局限行为。他们被称为“来自星星的孩子”,无法走出自己的世界,外人也无法靠近,只有依靠尽早开始的干预教育来改善行为、融入社会。
“除了导盲犬我们都不让进有证也不希望我们要对顾客负责”不久前中国首批三只孤独症辅助犬开始服役央视新闻《相对论》记者庄胜春在烟台跟拍领养家庭在一间超市遇到一个难题超市经理不认识它你可能也是第一次听说但不少家庭正盼着它“我们等不起”↓↓↓“好多孩子一直围在他身边”两岁时,煊煊妈妈感到
文汇报记者 王筱丽“咔嚓”,穿着帅气风衣的艾杰在上海话剧艺术中心前留下了一张纪念照。冬日里的安福路因为高人气暖意融融,艾杰也露出了让人心头软软的可爱笑容。这只极其聪慧的黑色拉布拉多犬是中国首位导盲犬“剧院经理”,虽还不到七岁,却已在剧场工作了近四年。
你相信这个世界上有一种超能力,能够只记得快乐,不记得所有悲伤吗?一位超1000万粉丝博主“糯米的趣味生活”偶遇了一幅令人心酸的画面:一个小女孩被绳索系在冰冷的水泥管上,自顾自地哼唱着无人能解的曲调。十分钟后,一位手提废纸板的老人缓缓出现,轻声与她搭话,随后牵走了小女孩。
配图里的这三小只是拉布拉多?当然是,但不准确,它们是符合国际辅助犬组织(ADI)训练标准的拉布拉多哈雷、哈利和伊莉,在今年4月2日“世界孤独症日”前夕,这三只辅助犬与服务家庭结对,正式上岗,开启了自己守护“星孩”的使命和旅程,它们也由此成为国内首批孤独症辅助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