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 记者 安绮】在明媚的春光中,农历三月初三如期而至。这一天,不仅广大少数民族地区会举办盛大的“三月三”庆典活动,也迎来了我们共同拥有的一个古老节日——上巳节。据专家考证,上巳节起源于先秦时期,其名称来源于我国古代传统历法——干支纪日。
来源:【湖南日报】清院本《十二月月令图》,此幅为农历三月,正是享受户外生活最好的季节,从这里跟着我来欣赏吧~农历三月三,古代又叫“上巳节”。羽觞,是在水上能漂浮的酒杯,童子们把斟满酒的羽觞,从溪水的上流漂浮而下,文人们坐在溪边吟诗作对。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我们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古时,由于社会生产力水平不高、科学技术不发达,人们对自然的认知非常有限,加之人口繁殖与人口数量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特殊重要性,几乎所有节日都与生育求嗣、祈福健康等相关。
下一站:三月三农历三月三,亦称"上巳节",是中华民族的传统节日是属于广西人民的传统节日!节日起源三月三农历三月三,又称“上巳节”。春秋时期就已在流行。相传农历三月三是黄帝的诞辰,中国自古有“二月二,龙抬头;三月三,生轩辕”的说法。在古代,壮族青年男女聚集街头欢歌、汇聚江边饮宴。
【编者按】如何树立和突出各民族共享的中华文化符号和中华民族形象,是新时代的重大课题。为此,中国民族报社、中共银川市委统战部、银川市民族事务委员会共同推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动漫短视频,今天播出《小宁大讲堂“中华文化符号”系列之三月三》。
作者:吴 真(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中国俗文学学会副会长)上巳原指三月的第一个巳日,汉代逐渐固定在三月三日。这一天,古人到江河湖畔浴水自洁、去垢除凶,称为“祓禊”“修禊”。按照《后汉书·礼仪志》《晋书·礼志》等典籍记载,三月三日,自天子、公卿至于庶民,皆于东流水上行祓禊之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