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内忧外患下,注重效率的特斯拉选择缩减上海电池工厂的团队数量。而这也是新能源全球化进程中的一个缩影:面对快速增加的市场份额,左边是技术的更迭和取舍;右边则是风波不断地地缘政治压力。(文/贺喜格 编辑/吕栋) “打车的时候,记得截图预估价。” “记得取消网约车软件的免密支付。
河南商报记者 曾令统 文/图近日,多名市民向河南商报记者反映,打车前平台给出的预估价格,与实际车费相差甚远,有时候甚至高出几十元。有市民认为,预估价低,是平台诱导打车时有意为之。打车平台到底存不存在“低价诱惑”?还是有别的方面的原因?河南商报记者进行了调查了解。
陈允同学就读于上海某知名大学法学院,平时在上海出行搭乘滴滴网约车比较多,通过自己多次搭乘网约车发现“一个不成文的规矩”:自己每次乘车前看到的预计车费和实际车费总是有差别,而且只会比预计车费更贵,不会更便宜。
预估价56.23元,实际支付72.99元。在某知名大学法学院读法律专业的学生陈允(化名)起诉了上海滴滴畅行科技有限公司(下称:滴滴公司)。她认为,滴滴出行平台打车费用实付价高于预估价,涉嫌低价诱导消费者下单,损害了消费者的知情权和选择权。
中新网5月13日电 近日,有乘客反馈“一觉醒来突然收到滴滴天价订单”。12日晚,滴滴出行对此回应,“平台客服未能及时处理好相关问题,我们对此非常惭愧,并向用户真诚致歉”。滴滴方面称,该订单时间在2017年10月22日,预估里程1.
5月13日,滴滴出行登上微博热搜,原因是天价账单。图片来源:新浪微博截图近日,有媒体报道,一名上海网友在滴滴出行小程序中发现自己有一条未支付信息,竟然是2017年的一张1414元的出租车出行单子,而整个行程只有2公里左右7分钟,滴滴客服的回复是“正常,支付就行”。
来源:环球网 【环球网财经综合报道】5月13日消息,近日网络上有乘客反馈,在使用滴滴出行服务后,突然收到异常高额的订单费用。据悉,该事件起源于一份“天价订单”,引发了广泛关注。滴滴出行于12日晚间对此事进行了正式回应。
5月12日晚,@滴滴出行作出情况说明,称5月11日,用户反馈“一觉醒来突然收到滴滴天价订单”,平台客服未能及时处理好相关问题,我们对此非常惭愧,并向用户真诚致歉。 乘客所述订单时间在2017年10月22日,预估里程1.
广州日报微信公众号 1月10日,来自深圳的刘女士向记者反映,2024年12月25日,她弟弟因急事回家从广东深圳市打了一辆哈啰顺风车,不慎将目的地广东汕尾市上沟村选错为山东日照市上沟村,费用高达3600多元。
滴滴出行官方微博12日晚发布消息称,5月11日,用户反馈“一觉醒来突然收到滴滴天价订单”,平台客服未能及时处理好相关问题,对此非常惭愧,并向用户真诚致歉。乘客所述订单时间在2017年10月22日,预估里程1.588km ,金额应为14元,但账单金额为1414元,账单是未完成状态。
来源:滴滴出行 5月11日,用户反馈“一觉醒来突然收到滴滴天价订单”,平台客服未能及时处理好相关问题,我们对此非常惭愧,并向用户真诚致歉。乘客所述订单时间在2017年10月22日,预估里程1.588km ,金额应为14元,但账单金额为1414元,账单是未完成状态。
网约车的普及,为人们出行带来了便利。然而,在网约车车费环节,消费者也会遇到一些困扰。比如司机提前计费、多收附加费、司机绕路导致实际费用高于预估费用等,这些现象有些消费者能主动发现,但还有很多消费者在支付时不习惯仔细看账单,根本没有察觉这些问题。另外,有一些车费问题其实是误会。
近日有乘客反映,通过网约车平台乘坐出租车,下车时却被收取了预约叫车服务费。但多家出租汽车公司在不同的平台上,对这一费用的收取标准并不统一,有的平台可以合理收取,有的平台则表示收费是司机的个人行为,可以退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