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日报全媒记者 刘胜 通讯员 游一高近日,走进天门市经济开发区的新材料产业园,机械轰鸣,一派繁忙景象。据悉,该产业园前身为威马产业园,2017年取得土地面积约408亩,但项目供地后,由于相关企业一直未投产,造成了土地闲置。
新重庆-重庆日报 记者 佘振芳1月26日,记者获悉,重庆沙坪坝西永片区一宗面积为5亩的闲置用地,通过市公共资源交易中心顺利引入投资者,下一步计划打造成农贸集市,不但有效盘活国有资产,同时还能解决周边居民买菜难题。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唐韶葵 上海报道7月1日,佛山市南海区成功出让西樵镇、丹灶镇2宗地块,总成交面积超6.3万平方米,总金额超5.8亿元。其中,佛山市梁晨置业有限公司以总价2.31亿元斩获丹灶镇一宗超2.5万平方米的商住地,折合楼面价不到3500元/平方米。
近日,市民李先生跟记者反映:“我家就住在碧塘家园小区,平时停车找位特别费时间。这两天发现,原来碧塘公园南侧圈着荒地的围挡被拆除了,里面的垃圾、杂物也清理了,现在建成了宽敞的停车场,和公园连成了通透空间,敞亮多了,还解决了附近居民停车难的问题。
近日,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称,将出台妥善处置闲置土地、盘活存量土地的政策措施,支持地方政府从实际出发,酌情以收回、收购等方式妥善处置已经出让的闲置存量住宅用地,帮助企业解困。这一政策,是近期促进房地产市场回暖的政策大招之一。
在北京、上海、广州等大都市,土地资源稀缺,优质土地资源更是稀有。伴随体制改革进程,一些国有国营的工商业用地尤其是仓储用地,因为各种原因闲置下来,“沉睡”于繁华的大都市之中。日前,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分析研究当前经济形势,部署下一步经济工作,强调“支持盘活存量闲置土地”。
2024年,房地产行业得到了政策层面的大力支持。从央行提供的3000亿再贷款用于收储,到4万亿的白名单项目,再到地方政府发行的10万亿专项债券,以及降低首付比例、利率和税费等系列调控政策应出尽出。在政策效应下,房地产市场止跌回稳迹象。“稳住楼市”的关键一年,房地产市场行情如何?
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需要进一步强化政策激励。华少/制图北京师范大学 王浩儒 中央财经大学 柴铎《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要优化城市工商业土地利用,加快发展建设用地二级市场,推动土地混合开发利用、用途合理转换,盘活存量土地和低效用地”。
在去库存的大背景下,除了商品房“收储”外,土地“收储”也是各地的重要探索方向。根据中指研究院监测,2024年以来自然资源部已经公布约20宗盘活存量土地的典型案例,盘活方式包括收回-调规-供应、分割-收回、容积率漂移、调规等多种类型,为各地提供了重要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