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周燕波)堪称“宁波评话”泰斗的非遗传承人张少策这几天心情特别好,他想不到在87岁高龄时,还能招到一位愿意跟随他学习“宁波评话”的弟子,而且这位弟子还是一位宁波人很熟悉、很欢迎的节目主持人———阿伟。9月9日,宁波民乐剧院将举行一场张少策收徒仪式暨曲艺专场演出。
宁波市中心的民乐剧场好久没这么热闹了。昨天下午,人流从各地赶来,好些是上了年纪的市民,一百五十个座位被轻松填满,剧场门口又挂起久违的“满座”牌。他们等的是大师出场——宁波评话老前辈、87岁高龄的张少策。
图为拜师仪式现场。(记者周建平摄)庄重的拜师仪式“现在请阿伟向师父张少策行拜师礼……”昨天下午,宁波评话泰斗张少策收徒仪式在古色古香的宁波民乐剧场内举行。87岁高龄的张少策面容清瘦,精神矍铄,着一袭青灰长衫端坐在一把太师椅上。
2005年在民乐剧场参加地方曲艺大会串表演的宁波老艺人(照片选自《宁波传统曲艺作品精选》) 2015年10月1日重新开放的民乐剧(书)场(周燕波摄)浙江在线02月26日讯台上,一张条桌,一把太师椅,老艺人身穿蓝布长衫,或手持折扇,或怀抱琵琶,醒木一拍,王朝兴衰、公案传奇、王侯将相
由宁波走书、四明南词、象山唱新闻等曲艺项目的非遗传承人组成的演出小分队活跃在宁波的社区、校园、景区,他们通过精彩的演出向当地的市民和游客宣传展示曲艺的独特魅力,不仅丰富了当地群众的文化生活,补充了景点景区的活动内容,活跃了当地的旅游市场,而且充分展示了近年来宁波以曲艺为代表的非遗保护工作的优秀成果。
观摩非遗表演。记者 施代伟 摄舞龙舞狮、木偶摔跤、宁波评话、内家拳表演……昨天是“六一”儿童节,上午9时,一场别开生面的非遗游园会在爱菊艺术学校举行,由此拉开了2021宁波市“非遗进生活”系列活动的序幕。在游园会上零距离感受宁波非遗文化,同学们被深深吸引。
人物名片张辅俊,艺名张鸣山,宁波奉化人,热爱评话,宁波市曲艺家协会会员。1980年评话《金山寺》参加奉化县曲艺会演荣获演出二等奖,1983年新编现代故事《路路通做媒》参加奉化讲故事比赛荣获第三名。2013年被评为浙江省十大民间文艺人才。
来源:宁波晚报 4月24日,记者从张少策徒弟崔爱珍处获悉,宁波著名评话艺术家、浙江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并宁波市曲艺家协会理事、浙江省和中国曲艺家协会会员张少策先生于24日凌晨去世,享年95岁。 张少策热爱宁波评话事业,为宁波评话事业的发展注入了毕生心血。
王真真(右二)等五名成年弟子正在向陈雪芸、陈祥源学习四明南词(宁波市曲艺家协会提供)陈雪芸、陈祥源正在带领弟子表演四明南词(海曙区文化馆提供)5月14日上午,3位年轻人走进海曙区文化馆一间音乐教室,来参加四明南词培训班学员招考面试。
潮新闻 通讯员 胡晗璐 支倩君 记者 周松华“血雨腥风锁浦江,十里洋场鲜血淌……”6月20日晚,一场由宁波市曲艺家协会、张人亚党章学堂共同主办的“火种·初心”文艺党课,在宁波北仑张人亚党章学堂震撼开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