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其是1978年在随州的首次汇报展,首场编钟音乐会,在湖北省博物馆首次正式对外展出,首次赴京展览的过程及相关文物资料,以及在考古研究过程中谭维四等湖北考古工作者,与夏鼐、马承源、黄翔鹏、李学勤、裘锡圭、张光直、程贞一、杜志豪等国内外知名学者的往来书信及论文手稿,均为首次公开展出。
历史可以很有趣,知识就在您身边,每日一宝带您从文物的蛛丝马迹,看穿尘封已久的秘密。战国曾侯乙编钟是战国早期曾国国君的一套大型礼乐重器,国家一级文物,1978年在湖北随县擂鼓墩曾侯乙墓出土,现藏于湖北省博物馆,为该馆“镇馆之宝”。
中新社武汉12月12日电 (记者 梁婷)“中国记忆——曾侯乙编钟出土45周年文献展”12日在湖北省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以155件(套)珍贵档案文献回顾了曾侯乙墓发掘过程,首次全面公布发掘工作人员名单,编钟测音及复制原始资料,以及曾侯乙墓音乐文物的研究与展示历程。
日前,据本地媒体报道,湖北省博物馆镇馆之宝“曾侯乙编钟”将搬入该馆扩建完工的三期展厅,搬移工作已经启动,陈列布展正有序进行。曾侯乙编钟总重量接近5吨,如此庞然大物,即使在博物馆内搬动,都不是件很容易的事情。
潮新闻客户端 葳蕤陈风“一钟双音”,奏出华美乐章,可谓鬼斧神工旷世绝响。它虽比乐器之王钢琴少一个八度,却早了两千年。湖北省博物馆十大“镇馆之宝”中,排在第二位的是越王勾践剑,那首位的是什么呢?举世瞩目的国宝级文物、礼乐重器——曾侯乙编钟。
在湖北省博物馆一楼“曾侯乙墓”展厅的古乐器展区,能看到著名的曾侯乙编钟,这是中国迄今为止发现的数量最多、保存最好、音律最全的一套编钟,代表了中国古代时期的铸造艺术的最高成就,改写了世界音乐史,被中外专家称为古代世界的“第八大奇迹”,已被列为中国首批禁止出国(境)展览的文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