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先生来称呼女子的非常少,但对于张纯如,大家都自发地以先生称之,张纯如的祖父从南京大屠杀中逃离去了美国,张纯如长大之后,为了了解这段历史,查遍了世界各地留存的资料和影像,并实地到南京,和大屠杀幸存者做了翔实的取证。
如果我生活在那个年代,那个地方、那个时间,我也就是其中的一具尸体了,一具无名的尸体———张纯如《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侵华日军攻陷南京,制造了惨绝人寰的特大惨案—南京大屠杀,这是人类历史上最黑暗的一页。
一、传奇人生的开启张纯如出生于 1968 年 3 月 28 日的美国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医院。她的父母都是高级知识分子,父亲张绍进是哈佛大学博士,其专著《量子场论》在理论物理领域颇有影响;母亲张盈盈也是哈佛大学博士,从事生物科学研究。
1月27日,南都记者从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获悉,《南京浩劫:被遗忘的大屠杀》一书作者张纯如的父亲张绍进,于美国加州时间1月25日5时15分在家中去世,终年88岁。在张纯如身故后,其父母一直都在接替女儿传播南京大屠杀历史。张纯如曾称“父亲是我的榜样”。
美国圣何塞市当地时间2024年12月8日上午10时30分,第28个“南京祭”暨张纯如逝世20周年纪念活动在张纯如公园举行。在《和平宣言》的诵读声中,旧金山湾区各界华侨华人遥望故乡,缅怀在南京大屠杀中丧生的无辜同胞,怀念那位为冤死生命寻求公道和正义的勇敢女孩。
中新网11月9日电 她,把中国抗日血泪史介绍给全世界;她,让世人熟知南京大屠杀。她,是张纯如。2004年11月9日,这位美国华裔女作家用一把手枪,在自己的车里结束了年仅36岁的生命。但她留下了用生命撰写的书籍,昭示了侵华日军南京暴行的铁证,让世界深深铭记。
一位敢于向世人揭发历史真相的“女斗士”,却在36岁的美好年华被迫开枪自杀。而这一切的真因源于她的一部作品《南京大屠杀》。这本被日本列为“禁书”的史料,究竟向我们传达了什么信号,让中国人愤怒,让日本人不敢直面。她是谁?她为何会在该书推出7年后选择自尽?
她为了还原南京大屠杀,她寻访故人,不断直面一个个血肉模糊的伤口,让她的内心也经受着,无人能想象的折磨,她用三年时间写成《南京大屠杀》让全世界看见,在这过程中有人给她写恐吓信,还有人给她寄来子弹,人生安全受到威胁,最终精神崩溃,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