置身黄河大堤之上,滔滔河水卷着泥沙,一路向东宛如黄龙咆哮奔过,气势恢宏,蔚为壮观。黄河小浪底水库汛前腾空,6月下旬开始加大水库泄流,受此影响,黄河东营段迎来了30年来最大的洪水过程,并于7月3日在利津水文站出现了4580m³/s的峰值流量。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张园园 通讯员 神盈盈 刘泽“平常挺‘温顺’,一来水,显出黄河这气势了,还挺猛。”29日,黄河口生态旅游区游船码头,见惯了黄河水流的游船工作人员站在岸上,看着入海口的方向。黄河水漫过码头台阶、越过木栈道,风一吹,一点点向更外围漾去。
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受中上游降雨影响,黄河山东段迎来大流量过程。为保障黄河河道泄洪畅通和浮桥运行安全,截至7月22日,黄河最下游东营段9座浮桥已全部拆除。今天上午8时,黄河下游最后一个水文站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上涨到了290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这次大流量水头正在平稳入海。
记者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黄河下游1996年以来最大流量已经从山东东营入海。受小浪底水库下泄流量腾出库容影响,黄河山东段迎来一次大流量过程,峰值达到每秒5120立方米,是黄河山东段1996年来流量最大的一次。
爱东营讯随着黄河最下游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由335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了315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这次大流量过程的最大水头已平稳入海。受前段时间暴雨、台风等极端天气影响,黄河下游出现了这次大流量过程,水利部针对鲁、豫两省启动了洪水防御Ⅳ级应急响应。
“黄河入海流,真是辽阔啊!今天来到这里,黄河上中下游就都走到了,我心里也踏实了。”两次座谈会,多次专题研究,思路愈加清晰,今年10月公布的《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规划纲要》,从水源涵养、水土保持、湿地保护、生态治理、产业体系、基础设施、黄河文化、民生建设等各个方面,对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作出全面系统、细致入微的安排,搭建起了黄河保护治理的“四梁八柱”。
中新社济南7月3日电 记者7月3日从山东黄河河务局获悉,当日上午8时,位于山东东营的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由早晨6时的453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4460立方米每秒,标志着黄河此次汛前调度的洪水最大水头已平稳入海,流量峰值为24年来之最。
齐鲁网·闪电新闻7月30日讯 7月3日上午8时,黄河最下游的利津水文站实测流量由早晨6时的4530立方米每秒下降到了4460立方米每秒,这标志着黄河这次汛前调度的洪水最大水头已平稳入海,流量峰值为24年来之最。
大众网·海报新闻记者 陈子昊 张力雯 东营报道 根据《山东省防汛抗旱指挥部关于对东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启用引黄闸应急分洪请示的批复》(鲁汛旱发〔2021〕14 号)、《东营市防汛抗旱指挥部黄河防汛抗旱办公室关于启用引黄涵闸应急分洪的通知》(东黄防办〔2021〕6 号)的要求,东营
今年以来,东营市累计平均降水量比去年同期偏少48.5%,较常年偏少26.5%。尤其是入秋以来,受降雨持续偏少影响,东营市旱情发展迅速。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迅速行动起来,综合施策,多措并举,全力抗旱,保障秋播秋种。今年以来,东营市降雨量持续偏少,特别是9月份平均降水量仅23.
齐鲁网·闪电新闻6月24日讯 2023年黄河汛前调水调沙大流量水头今天进入山东河段,黄河最下游的东营市利津县有序展开浮桥拆除,严阵以待确保行洪畅通,安澜入海。现已进入山东河段,目前正在持续下泄。今年调水调沙将通过联合调度万家寨、三门峡、小浪底等水库实施,预计历时20天左右。
齐鲁网·闪电新闻2月4日讯 立春到,农事忙。春季灌溉是土地过冬后“喝的第一口水”,对农作物生长至关重要。这两天,东营市黄河以南最大的引黄灌区——东营区麻湾灌区从黄河开闸提水,把黄河水源源不断地引入下游耕地,为今年的夏收奠定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