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环球网 稻田飘“药香”,川芎种植忙。眼下,石羊镇“一田双收、稻芎轮作”模式正在进行中。收了水稻马上种川芎,既发展了都江堰道地中医药事业,又实现了农田无闲富了乡亲。 据了解,根据往年气候,都江堰川芎种植最佳时期在立秋至处暑节气之间,最迟不超过白露时节。
川芎是川产道地药材,其药用部分为伞形科植物川芎的干燥根茎,川芎香浓郁、味苦辛、微回甜、有麻舌感,可用于活血行气、祛风止痛,对头痛、妇科、气滞等症状有显著疗效,在《中国药典》收载的1493种中药制剂中含川芎的制剂就有239种,占16.01%,同时,其茎叶口感与芹菜类似,可以用于烹煮汤肴,亦可烹草本茶。
来源:【四川融媒体省平台】初夏时节,中药材川芎迎来收获季。近日,走进四川省乐山市井研县千佛镇民建村的300亩高标准农田里,一畦畦整齐的川芎长势喜人,空气中弥漫着药材香气,当地村民挽起衣袖,忙着采挖川芎,处处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众所周知,唐初药王孙思邈在青城山发现了川芎的药用价值后,指导青城山上的村民、道人培植川芎这一仙草。唐代初期,国家不断调整道教与佛教的地位排序,高祖李渊为加强政治统治,追老子李耳为祖先,奉道教为皇家宗教。
来源:川观新闻 农田草药香,川芎收获忙。五月既是播种的季节,也是收获的时刻。近日,东坡区6.7万亩川芎迎来收割季。在思蒙镇川芎种植基地,成片的川芎长势良好,村民们手拿小锄头正熟练地进行采收。“思蒙镇种植川芎4000余亩,今年的鲜货产量大概在700万斤。
合川区融媒体中心 近日,记者走进双凤镇大槲村时,只见40多名就近务工的村民正在农田里忙着为中药材川芎施肥、除草。2024年,双凤镇发展种植川芎面积有170多亩。为何选择种植川芎?还得从一场“田坎协商”说起。“这么好的农田,只种一季水稻太可惜了。
华西社区报记者 李玥林 敖平镇供图秋收时节,稻谷飘香。彭州的稻田里,金黄的稻田整齐匀称,像给大地铺上了一层“金色地毯”,一株株饱满的稻穗承载着沉甸甸的希望。来到敖平镇凤泉村,多台收割机开足马力在田间来回穿梭,奏响“丰收进行曲”。
金秋十月,成都平原一些地方的稻谷尚在收割,然而在彭州敖平镇,这里的稻田又“返青”了。原来,通过多年的探索,这里的“稻芎轮作”模式已经成熟并开始大规模推广,既能保证粮食稳产,又能增加土地利用率,真正实现了“一田双收”。
来源:环球网 5月14日,在眉山市东坡区思蒙镇川芎种植基地、永寿镇粮经现代农业园区和太和镇永丰村高标准农田内等乡镇,处处涌动着忙碌的身影。农民们正借助现代化农业技术,为“天府粮仓”的稳产增收贡献力量,共同描绘出一幅新时代农耕文明的壮丽画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