义乌有着“世界超市”之称,是中国跨境电商平台的重要供应地。借助AI熟练切换英、法、德、阿、日等多国语言介绍自家产品、不断创新将雨伞手柄做成手电筒……在义乌卖了20多年伞张吉英如今已经把伞卖到了100多个国家和地区,就像她所说,“是时代推着自己前行,要让中国品牌走向世界的每个角落。
来源:中国新闻网 中新网1月27日电 (记者 许珊珊)春节脚步临近,电商平台纷纷启动年货节,开启春节“不打烊”模式。义乌老板娘张吉英也投身到春节前夕的繁忙工作中,打响了全力备战春节供应的“电商战”。当我们谈论义乌,总能联想到一个被全球电商圈套住的庞大商贸平台——“世界超市”。
行走在义乌小商品城,很容易和来自世界各地的客商打上照面。黎巴嫩采购商哈桑是“新人”,今年第一次来义乌,他告诉《中国新闻周刊》,自己正在选购儿子发来的物品清单:乒乓球拍、被套、家具,等等。而来自委内瑞拉的采购商罗纳德则是义乌的常客,他在广州有一家贸易公司,一年来这里3次。
潮新闻记者 金檬 俞刘东 方力“大家好,我是Moly,今天我来带你们看看新品。”10月15日,浙江义乌国际商贸城熙熙攘攘。摆放着数百种玩具娃娃的店铺里,一头大波浪卷发的义乌老板娘孙丽娟,正对着镜头微笑录新品视频。
在一段网络热传的视频里,浙江义乌的一位老板娘孙丽娟正用阿拉伯语熟练地介绍自家商品。 “很多客户都问我,在哪里报班学了这么多外语,没想到你阿拉伯语说得这么标准。”其实,这段视频是由AI生成。 孙丽娟在义乌市场做了十多年玩具生意,面对AI浪潮,她张开怀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