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方网·纵相新闻记者 周安娜 单珊 汪鹏翀 张俊学从手摇机到数控织机,从贴牌生产到自主品牌,从外销到内外销兼备……四十年间,在东莞市大朗镇这个不产一根羊毛的“中国羊毛衫名镇”,毛织产业从无到有、从小到大、从弱到强,整个发展壮大的过程成为了中国纺织产业成长的缩影。
中新社山东海阳5月18日电 题:探访中国北方毛衫名城:“智织”毛衫俏销海外作者 王娇妮 方圆初夏时节,在中国北方最大的毛衫加工基地山东省海阳市,数万台织机高速运转,几百家毛衫企业的业务、设计、打样部门一片忙碌,共同应对出口旺季。
新华社杭州1月23日电(记者俞菀 唐弢)有一座小城,每年生产超过7亿件羊毛衫销往全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全国的毛衫产品中,平均每3件就有1件是在这里生产制造。 浙江省嘉兴市桐乡市,不产羊毛,却成为全国最大的羊毛衫集散中心。
极目新闻记者 杨锦英在广东省东莞市大朗镇的任意一个街头举目四眺,总能偶遇毛织相关的招牌——“××羊绒”“××纺织”“××拉链厂”……毛织企业在这里遍地开花。很难想象,这里不产一根羊毛,却是全国毛织交易最大的核心集散地。
大朗毛织通过境外参展、跨境电商等方式“走出去、卖全球”。光晖针织积极从“制造”向“智造”转型,年产量可达500万件。“中国毛织第一村”的大朗镇巷头社区。不产一根羊毛,却温暖了全世界。正全力打造“世界毛织之都”的东莞大朗,年产毛衣超9亿件。全球每5件毛衣,就有1件产自这里。
潮新闻客户端 记者 金檬 俞刘东 通讯员 李思雨 陈建钟霜降至,秋意浓。随着气温越来越低,人们衣柜里的夏装都“让”出空间,秋装开始“上岗”,羊毛衫似乎成了这个季节的最佳选择。与逐渐下降的气温不同,在浙江桐乡濮院的羊毛衫市场,人们感受到的是愈发“火热”的行情。
不养羊的“世界毛织之都”赢来了三只羊。在近日举办的全国和美乡村篮球大赛(村BA)上,东莞市大朗镇以全国亚军的佳绩赢得了三只习水黔北麻羊。“羊”对于大朗而言意义非凡。全球五件羊毛衫就有一件产自大朗、全球使用先进数控织机最多的地方在大朗、全国一半以上纺织纱线交易在大朗。仅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