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众卫生报·新湖南客户端7月31日讯(通讯员 刘盼)最近,李女士带3岁的小明到医院就诊。因为患支原体肺炎,小明咳嗽不停,小脸都咳得通红。吃药的时候,小明哭闹挣扎,怎么都喂不进去;一提到输液,孩子更是害怕得直往妈妈怀里躲。就在李女士焦头烂额的时候,医生建议给小明进行雾化治疗。
随着雾化治疗开展得越来越广泛,家长们对雾化治疗也需要有更多的了解和认识。小儿由于上呼吸道等发育尚未完善,免疫力和抵抗力较低,如果再遇到天气变化和病毒感染流行时,就容易出现呼吸道感染并导致粘膜肿胀、粘液阻塞呼吸道而加重病情,如治疗不及时,可出现喘憋、呼吸困难等情况。
患者在做雾化治疗。(东方IC供图)“孩子感冒后一直咳嗽难缓解,咋办?”“做雾化啊!”“娃支原体感染,咋办?”“做雾化啊!”进入冬季呼吸道传染病高发季,雾化吸入作为呼吸系统疾病常用治疗手段在家长群里频频出现。但随之出现的雾化滥用现象也需引起广大宝爸宝妈的注意。
什么是雾化治疗雾化治疗(雾化吸入疗法)通过雾化装置将药物分散成为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药物转化为气溶胶形式,通过吸入的方式将药物直接送达呼吸道和肺部,以达到治疗效果的给药方法;可以使药物在局部达到较高浓度,减少全身性副作用。
合理使用时,雾化是一种安全有效的给药方式,能帮助孩子更快恢复健康,也让家长更安心。雾化吸入法简称雾化,是一种通过雾化装置将治疗药物分散成微小的雾滴或微粒,使其悬浮于气体中,通过呼吸进入呼吸道的治疗方法。
秋冬季节,由于天气寒冷干燥,咳嗽的孩子明显增多,而孩子一到医院看病,经常就会被建议做雾化。但同时“雾化比输液还要伤身体”“雾化就是在吸抗生素”“雾化会让宝宝产生耐药性”等传言又在朋友圈流传甚广。这就使家长害怕宝宝做了雾化会有“后遗症”,另外没做过雾化的一听也不敢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