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化战争环境下,涉空作战要素种类越来越多、智能化水平不断提高,迫切需要分析和研判智能化战争形态下新型空战变革发展趋势,充分利用智能手段实施全域规划,为精准、全时管控战场空域,赢得空中作战主动权做好准备,巩固国防力量。
试析无人作战体系任务规划■贾均刚 李志宇 张立广引 言当前,无人作战已经发展成为智能化战场的重要作战样式,“蜂群”“蚁群”“鲨群”“鱼群”等作战概念正在颠覆传统作战规则,无人作战力量已经成为重要新域新质作战力量,并呈现出智能化、体系化发展趋势。
科技装备对战争形态的影响是一种不以人的主观意志为转移的客观规律。当前,以人工智能、大数据、无人操控、新能源为代表的高新技术群体迸发并广泛运用于军事,强制推动战争形态向智能化无人化混合化加速演进,展示出空前的变革性与颠覆性。
概念作为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反映客观事物一般的、本质的特征,是人类思想认识的逻辑起点、形成共同认知的桥梁。近年来,在智能化浪潮下,“智能无人”与“无人智能”这两个概念在军事领域被越来越广泛地使用,但由于目前缺少权威明确的界定,学界对其异同的认识不够统一,存在混淆使用的现象。
随着新一代信息网络、大数据、物联网、人工智能等先进技术的迅猛发展,现代战争形态正在发生深刻变化——由信息化赋能向信息化、智能化双重赋能转变;由基于网络信息体系的联合作战,向无人化智能化技术支持下的有人-无人协同作战转变。
纵观近年来的局部战争实践,以无人机为代表的无人作战力量已经成为联合作战力量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发挥着越来越突出的效能倍增器作用,特别是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迅猛发展及在军事领域的广泛运用,无人系统的智能化程度不断提升,自主能力持续增强,无人智能作战呈现出不同于以往的优势和效能。
认清智能化后勤保障复杂性■杨芳华 李冕 靳聪引言战争实践表明,战争形态越发展,作战活动对后勤保障的依赖越大。现代战争,后勤保障作为作战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自主适应性、演化不确定性和能力涌现性等复杂系统共性特征。
来源:解放军报·中国军号随着技术的发展,各型智能化作战力量逐渐登上了战争舞台,在战争中正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但当前智能化作战平台的“智慧”程度还不高,战场完全交由机器人主导短期内还不现实。应对复杂情况,战场仍需要有人与无人密切协同,才能真正释放作战效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