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皮亚杰(Jean Piaget,1896—1980),瑞士心理学家,发生认识论创始人。他先是一位生物学家,之后成为发生认知论的哲学家,更是一位以儿童心理学之研究著名的发展心理学家。皮亚杰身份的顺序代表了皮亚杰一生从事智慧活动的历程。关于皮亚杰的常考知识点如下:1.
第一章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道德教育的实效性问题一直是困扰众多道德教育理论和实践工作者的难题。实效性是道德教育的一个关键性问题,是围绕道德教育的地位、作用、意义等问题的所有认识和争论的焦点。提高道德教育的实效性,也是公民道德建设面临的一个紧迫而根本性的问题。
吃过糖之后,吃苹果会觉得苹果是酸的,这是现象。社会学习理论认为学习是指个体通过对他人的行为及其强化性结果的观察,从而获得某些新的行为反应,或已有的行为反应得到修正的过程。答案及解析: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感觉对比。
接下来是几道常见的习题:1.以“海因茨偷药”为例,如果认为“海因茨不能去偷药,如果被抓到就会坐牢”,这说明,这种观点属于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中的。A.以自我为中心B.他律 C.自律 D.自由2.【答案】C。
科尔伯格道德发展阶段理论知识在中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笔试科目二中进行考查。1958年,他在芝加哥大学攻读心理学时,受到让·皮亚杰著作的启发,对儿童面对伦理困境所作的反应产生了强烈的兴趣,在写作的博士论文中,创立了这一理论,概述道德发展的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