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前暑假有跑过美团,一天三四十单还是轻轻松松的,主要是比较自由,时间可以自己安排,这样学车的时间就会更充裕,于是我第三次加入了美团,租电瓶车、电瓶、电瓶押金,房租,还办了张健康证,衣服装备那些都是我原来的美团师傅借我的,知道我做不了多久,没必要花冤枉钱,就这样,开始了我的第三次美团外卖小哥之旅。
毕倩倩的配送范围内老旧小区居多,爬楼爬出一身汗是常有的事。 6月17日上午10点40分,济南街头已然开启蒸煮模式,90后骑手姑娘毕倩倩开始了一天的外卖配送工作。她已风雨无阻在这行干了5年。打开手机,她一口气抢了8个“心仪”的外卖单,这8单不仅“顺路”,还都是较为高价的单子。
//过去7年,在平台、算法和供需关系的变化的推动下,外卖员人数、人均工作时长均呈现逐渐上升的态势,以众包方式参与其中的外卖员不得不进入一种近似于专职的状态;但另一方面,外卖员的单位时间收入却在不断下降,“月薪万元”需要付出的劳动不断增多。
即便是在春节假期,街道上依然经常能看见奔波着的外卖骑手们。在他们当中也有些有心人,每天一边跑外卖一边记录着生活,在社交媒体上分享着一个个普通劳动者的日常。其中,就有一位普通的外卖骑手,王威威。接单、拿货、骑上电瓶车送餐,外卖骑手王威威,每天都在上海的街头奔跑着。
一人、一车、一手机,接单、送货、跑小区,他们有个共同的名字,“外卖小哥”。每天6时,他骑上摩托车直奔公司,接单、取货、送货、打电话,手机不离手,摩托不离身,从商超到小区,从网上接单到线下送货,每一单都尽量最快送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