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经·小雅·北山》有一诗句非常有名: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这句话常常用来形容中华历史上封建国家的规模统治;包括泱泱国土、芸芸臣民。可谓浩浩荡荡,气势恢宏。时至21世纪,中华文明大一统的精神没有变。而且,剥离了封建糟粕,强化了和平、文明、进步等意义。
说说封建帝王的那些事!1. 自古忠臣大多无好下场。2. 何谓帝王之术?帝王之术就是普天之下莫非王土,率土之滨莫非王臣。历来的封建帝王无论是明君还是昏君或者是暴君,他们想的最多的不是民生问题,而是如何让臣民无条件的服从于自己,臣子之间不能团结,必须要勾心斗角,没有问题也要创造问题。
这两句易学好记的流行语,毫无疑问是自上而下流落民间,因为它强调国家的土地归属问题,普天之下,土地都是周天子的,个人无权拥有,有钱想买也没有、除非是天子分封给你,获得分封之后,世代享用、但是不能转让买卖。
帝王心态,是站在巅峰、俯瞰天下的恢弘气魄,是极度的自信、唯我独尊的决断力。刘邦白马会盟宣誓“非刘氏而王,天下共击之”而后诛遍异姓诸侯,汉武因巫蛊之祸清洗太子势力屠戮数万人,更遑论魏晋南北四百年帝王父子相残,多少皇裔贵胄命如草芥,朱元璋乾纲独断血洗功臣背千古骂名保江山永固。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化传承发展座谈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只有全面深入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才能更有效地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更有力地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
来源:【北大国发院】题记:2023年11月12日,北大承泽-蔚来seeds讲堂第5期举办,本文根据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北大考古文博学院原教授齐东方的主题演讲整理。今天我主要从考古学角度,结合考古实物来谈谈丝绸之路和中国文化的关系。
【本文系第十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学术成果,原题为《回顾历史与关照现实:中华文明包容性的深刻蕴涵、生发根据以及当代启示》,文章内容有删节】□ 周叶(西南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落其实思其树,饮其流怀其源。基础牢固和源流丰沛是文明得以持续发生发展、繁荣兴盛的前提。